图解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图解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作者: (春秋)孙武|校注:思履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2.20
折扣购买: 图解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
ISBN: 97875502820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因此 ,一定要重视战争,避免在战争中失利,否则就会使国家 灭亡。南唐灭亡的史实,就充分说明了这点。 五代十国时,十国之一的南唐是建立在富庶的长江中 下游地带的小朝廷。据史书记载,南唐烈祖李昪建立南唐 ,即位后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由于地理条件优越,环境 比较安定,南唐吸收了不少从北方流亡过来的劳力,使这 里经济迅速地发展起来,出现了当时少有的繁荣气象。 此时,在北方,后汉大将郭威起兵推翻后汉的统治, 建立了后周。郭威文武双全,他招贤纳士,革除弊政,减 少赋税,终生保持节俭。经过郭威的精心治理,后周在很 短的时间里就实现了国富民强。 郭威死后,他的养子郭荣即位。郭荣本姓柴,父亲柴 守礼是周太祖郭威妻子的哥哥,后来由于家道中衰,投靠 姑父郭威,遂改名为郭荣,他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周世宗 。郭荣即位后,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取得很大成效,史 称“周世宗英毅雄杰,以衰乱之世,区区五六年间,威武 之声,震慑夷夏,可谓一时贤主”。 刚继位时,郭荣就立下了三十年的宏志:“以十年开 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他虽然在即位五年 以后就患病辞世,但在这短短五年的时间里,后周已经成 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在五代十国动荡的社会局面和频繁的朝代更迭中,郭 荣认识到要想维持国家长期的繁荣稳定,没有一支强大的 军队是不行的。于是他进一步整顿军队,对作战时贪生怕 死的将领加以惩处,建立了一支精锐的禁军,为此后的南 征北战创造了条件。 随着后周军力的增强,郭荣开始不断兼并各国土地, 为实现统一全国的大业而努力。 在向西攻取了后蜀统治下的秦(今甘肃天水)、成( 今甘肃成县)、阶(今甘肃武都东)、凤(今陕西凤县东 )四州之后,郭荣立即将兵锋指向了南唐。 南唐虽然地富民丰,但南唐中主李璟却是一个昏庸无 能的皇帝。他才华出众,应该说是一个优秀的文学家,但 在治理朝政方面显然是碌碌无为的。他的周围经常聚集着 一批文人,这些人身居要职,终日陪李璟饮酒作词,打发 时日,使朝政更加混乱了。 就在南唐君臣醉生梦死的时候,后周军队在周世宗郭 荣带领下,开始不断南下侵扰南唐,严重威胁着南唐的统 治。 周世宗郭荣从显德三年(956)开始,三次亲征南唐。 第一次南征时,后周军队进展顺利,但由于后唐将领刘仁 赡死守寿州(今安徽寿县),后周大军一连攻打了好几个 月,始终无法攻克,只好退兵。 公元957年,郭荣又一次亲征南唐,强攻拿下了寿州, 但很快又撤兵回到北方。 第三次南征是在958年,因为准备充足,又总结了前两 次的经验,加之郭荣注意收服民心,结果后周军队一鼓作 气拿下了南唐的江北十个州,郭荣到达长江北岸,驻于迎 釜镇(今江苏仪征)。 后来,后周大将赵匡胤率水师杀过长江,扰乱江南敌 营,向南唐军队示威挑衅。南唐中主李璟被迫求和,又割 淮南四州给后周,并削去帝号,向周称臣。这样,淮南江 北十四州六十四县尽入后周手中,南唐每年还向后周进献 大批贡物。 显德六年(959),周世宗郭荣病死,他的儿子柴宗训 继位,即周隐帝,其时只有七岁。一年后,当时的禁军首 领赵匡胤发动了“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陈桥 兵变次日,赵匡胤引兵回京,逼周隐帝禅位,改国号为宋 。 公元961年,南唐中主李璟薨,他的第六子李煜继位。 作为词人,李煜才华横溢;作为君主,他极不称职。欧阳 修在《新五代史》中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性骄侈,好 声色,又喜浮屠;好高谈,不恤政事。”(欧阳修这句话 的意思是说:李煜骄奢淫逸,喜好声色,又沉迷于礼佛诵 经;喜欢空谈,不体恤政事。) 北宋在攻灭割据岭南一带的南汉后,形成北、西、南 三面合围南唐的态势。为了延缓宋军的进攻,李煜每年向 北宋进贡大量的财宝,又改革南唐制度,把国主的旨令“ 诏”贬称为“教”,将诸王降称为国公,尚书省降称为司 会府,御史台降称为司宪府,等等。但是,这一切并不能 改变赵匡胤灭掉南唐,进而统一全国的决心。 公元974年,赵匡胤以曹彬、潘美为帅,起兵十万讨伐 南唐,大败唐兵于采石矶,而后围攻南唐都城金陵,次年 十一月攻陷金陵,南唐后主李煜率领群臣出城迎降,南唐 宣告灭亡。 南唐的经济和文化在当时是繁荣的,但是南唐君臣们 懈于整军备战,整日沉溺于莺歌燕舞之中,终于在北宋的 雄兵面前束手就擒。这正应了孙子所说的一句话:“兵者 ,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