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家勉学存孝义--颜之推与颜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治家勉学存孝义--颜之推与颜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作者: 潘帅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8.20
折扣购买: 治家勉学存孝义--颜之推与颜氏家风/名人家风丛书
ISBN: 9787534782862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1年),隋都大兴城。 午后的阳光明晃晃地笼罩着这座方方正正的大城 ,热辣辣地炙烤着平直通达的坊街巷道。在这样的大 日头下,连清晨时分就开始热闹起来的都会市和利人 市上,原本熙熙攘攘的人流也稀疏了许多,不时响起 的说笑声和吆喝声也透出一股懒洋洋的闲适味道来。 外郭城的东南隅,曲江畔的芙蓉池上,云霞朵朵 ,那芙蕖香被蒸腾得愈加浓郁,纠缠着不远处寺庙的 香火味道,徐徐飘散。 芙蓉池以北,敦化坊一所宅院的书房里,宽大整 洁的书案上,简单摆放着乌木笔架、沉泥砚台,还有 摊开的雪白纸张。砚台里的墨刚刚磨好,莹亮乌润, 微风从敞开的雕花窗子吹过,满室飘着淡淡的墨香气 。 一位须发斑白身着儒衫的老者正站在书案后。沉 吟片刻,老者俯身从笔架上仔细挑选了一支笔,左手 轻轻扯起右臂宽大的衣袖,笔尖蘸饱了墨汁,顿了一 顿,在纸的最右端写下了“终制”两个字。 “死者,人之常分,不可免也。吾年十九,值梁 家丧乱,其问与白刃为伍者,亦常数辈;幸承余福, 得至于今……吾已六十余,故心坦然,不以残年为念 。” 写到此处,老者笑了笑,眼神平和安详。是啊, 自己的风气之疾已经不治,身体渐渐虚弱,每况愈下 ,可谓今日不知明日事。回想自己这一生,刀光剑影 ,颠沛流离,多次陷入进退两难甚至危及生命的境地 ,现在子孙满堂,能够在家人环绕下安宁终老,还有 什么可求的呢? 近日心有所感,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但总要给子 孙后代留下一些最后的嘱托。“聊书素怀,以为汝诫 。”自初为人父,开始整理先祖教诲和自己的感悟, 写作家训用以整饬家风,规诫子弟,兜兜转转已经三 十余年,就以这“终制”一章作为结尾吧。 三十年前……老者平静的眼神突然泛起了波澜。 他直起身,望向窗外碧蓝高远的天空,仿佛望向了遥 远的过去。 北齐文宣帝天保七年(556年),北齐派遣上党王 高涣护送梁贞阳侯萧渊明归梁,贞阳侯得到梁将领王 僧辩的支持,力压另一将领陈霸先的强烈反对,被立 为梁王,重续大统,原本流散在北齐的梁朝大臣均得 到礼遇,遣返回梁。这对于因西魏入侵而流落在外心 怀故国的梁朝士大夫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就在这一年,时年二十六岁的颜之推做出了一个影 响他一生的重要抉择。 夜色沉沉,颜之推将妻子殷氏和幼子颜思鲁扶上 船,看看身前的异国他乡,再看看身后的滚滚黄河, 心潮澎湃,归心似箭,然后转身上船,再不回头。 河水湍急汹涌,黑夜笼罩的河面更是有些恐怖。 颜之推的心随着小船一起上下浮沉,他知道随时可能 船翻人亡,他也知道小船将途经一个两丈余高的砥柱 ,可能有相撞的危险。但“假南路于东寻”的希望使 得他的整个人和整颗心都热起来,这种热切压倒了一 切恐惧。荡荡水路七百里,心似扁舟箭如飞;思归故 里侍君王,谓我颜氏散骑郎! “侠客重艰辛,夜出小平津。马色迷官吏,鸡呜 起戍人。露鲜华剑彩,月照宝刀新。问我:‘将何去 ?’‘北海就孙宾。’” 老者喃喃地吟诵起当时自己所作的《从周入齐夜 渡砥柱》一诗,这一刻,已见干枯晦涩的脸上绽放出 夺目的光彩。北海就孙宾啊!那时的自己义无反顾, 心怀雀跃,若能如愿,该是何等舒畅快意! 然而,老者眼中的波澜很快平静下来。罢了,罢 了!天不从人愿,谁能料到陈霸先遽起反兵,梁国就 这么亡了。在这种境地下,留滞北齐,也是无可奈何 。自出仕梁朝,至今日身在隋朝,三为亡国之人啊。 每次想到父亲颜见远的忠烈殉国之举,相形之下,自 己真是惭愧不已。但是乱世之下,颜氏家族当时已渐 衰微,人丁凋落,散落他乡,若就此沉沦,族人沦为 杂役小厮,必然让祖先蒙羞,这是更大的耻辱。因此 ,为了家族的生存,也要忍辱负重。 老者低头看看桌案上的字纸,自己历经数十年, 将所有先辈的训导和自己的感悟与心得一一写下,不 就是为了“整齐门内,提撅子孙”嘛!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