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珍藏版)/读名著学语文/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改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留学日本学医,后弃医从文。1918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华盖集》《南腔北调集》等。在翻译外国文学和整理中国古籍方面也成就卓著。
内容简介
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 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茶馆的两间屋子里,便弥满了青白的光。 “小栓的爹,你就去吗?”是一个老女人的声音 。里边的小屋子里,也发出一阵咳嗽。 “唔。”老栓一面听,一面应,一面扣上衣服, 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 华大妈在枕头底下掏了半天,掏出一包洋钱,交 给老栓,老栓接了,抖抖地装入衣袋,又在外面按了 两下,便点上灯笼,吹熄灯盏,走向里屋去了。 那屋子里面,正在塞塞率率的响,接着便是一通 咳嗽。老栓等候他平静下去,才低低地叫道:“小栓 ……你不要起来。……店吗?你娘会安排的。” 老栓听得儿子不再说话,料他安心睡了,便出了 门,走到街上。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 白的路,看得分明。灯光照着他的两脚,一前一后地 走。有时也遇到几只狗,可是一只也没有叫。天气比 屋子里冷得多了,老栓倒觉爽快,仿佛一旦变了少年 ,得了神通,有给人生命的本领似的,跨步格外高远 。而且路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 老栓正 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丁字街 ,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的 铺子,蹩进檐下,靠门立住了。好一会儿,身上觉得 有些发冷。 “哼,老头子。” “倒高兴……” 老栓又吃一惊,睁眼看时,几个人从他面前过去 了。一个还回头看他,样子不甚分明,但很像久饿的 人见了食物一般,眼里闪出一种攫取 的光。’老栓 看看灯笼,已经熄了。按一按衣袋,硬硬的还在。仰 起头两面一望,只见许多古怪的人,三三两两,鬼似 的在那里徘徊,定睛再看,却也看不出什么别的奇怪 。 没有多久,又见几个兵,在那边走动,衣服前后 的一个大白圆圈,远地里也看得清楚,走过面前的, 并且看出号衣上暗红色的镶边。——一阵脚步声响, 一眨眼,已经拥过了一大簇人。那三三两两的人,也 忽然合作一堆,潮一般向前赶。将到丁字街口,便突 然立住,簇成一个半圆。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堆人的后背,颈项都 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 提着。 静了一会儿,似乎有点声音,便又动摇起来,轰 的一声,都向后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几乎 将他挤倒了。 “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个浑身黑色的人 ,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 一半。那人一只大手,向他摊着;一只手却撮着一个 鲜红的馒头,那红的还是一点一点地往下滴。 老栓慌忙摸出洋钱,抖抖地想交给他,却又不敢 去接他的东西。那人便焦急起来,嚷道:.t.怕什 么?怎的不拿!”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 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 ,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这老东西…… ” “这给谁治病的呀?”老栓也似乎听得有人问他 ,但他并不答应; 他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 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之度外了。他现在 要将这包里的新的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 福。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 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口亭口”这 四个黯淡的余字。P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