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的孩子们(丰子恺儿童文学精选集)
作者简介
丰子恺(1898-1975) 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翻译家。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习国文。他的文风恬淡率真、意味隽永,多篇文章入选中小学重点课文及推荐拓展阅读篇目。
内容简介
种兰不种艾 吃过夜饭,母亲到灶间里去了,父亲和五个孩子 坐在客间里休息。五个孩子的名字,是一号、二号、 三号、四号和五号。一号是十二岁的男孩。二号是十 一岁的女孩。三号是十岁的男孩。四号是八岁的女孩 。五号是六岁的男孩。 父亲点着一支香烟。四号先开口:“讲故事了! ”五号喊一声:“大家听故事!”一号、二号、三号 大家坐好,眼睛看着父亲。 父亲说:“今天不要我一个人讲,要大家讲。” 一二三号同时嚷起来:“我们不会讲的!爸爸讲。” 四五号模仿着喊:“我们不会讲的!爸爸讲。” 爸爸说:“我先讲。今天讲一首诗。”就抽开抽 斗,拿出铅笔纸张来,把诗写给他们看: “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 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 锄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 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 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 一号、二号看了略略懂得;三号以下,字还没有 完全识得,爸爸就替他们解说:“这是唐朝的诗人白 居易做的诗。意思是说:他种兰草,并不种艾草。因 为兰草是香的,而艾草是臭的。但是兰草的旁边,自 己生出许多艾草来。兰草的根和艾草的根搞在一起, 兰草的茎叶和艾草的茎叶也混杂了生长。香的茎和臭 的叶,日日夜夜一同长大起来。他想用锄头把艾草锄 去,但恐怕伤了兰草。他想用水浇兰草,又恐怕艾草 得到水更长大了。于是乎,兰草也不能浇,艾草也不 能除。他想来想去,决不定办法,问你应该怎么办。 ” 二号、四号两个孩子说:“把艾草一根一根地拔 去。” 爸爸说:“他们的根搞在一起,拔艾草的根,兰 草的根会带起来!”一号、三号两个男孩子说:“统 统拔起,另外种过兰草!”爸爸说:“连兰草也拔, 很可惜,这办法不好。”五号说:“叫艾草也变成香 的。”爸爸和一二三四号大家笑起来。爸爸说:“它 不肯变的!” 二号这女孩子最聪明,她眼睛看着天花板,笑嘻 嘻地若有所思。爸爸问:“二号想什么?”二号说: “这首诗真好!他是比方世间的事。世间有许多事, 同这一样难办。”爸爸点头说:“对啊!”一三四号 大家点头,说:“对啊!”五号这六岁的男孩子想了 一想,也点点头说:“对啊,对啊!” 爸爸说:“你们大家说对,现在要每人说出一件 事体来,同这事一样难办的。五号先说!”五号不加 思索地说:“妈妈裹的肉粽子,肉很好吃,糯米不好 吃。我想只吃肉,不吃糯米,妈妈说:‘不行,要吃 统统吃,不要吃统统不吃。’”说到这里,五号一脸 悲愤。 一二三四号大家笑起来。四号这女孩子笑得最多 ,她旋转头去低声问五号:“糯米也很好吃的呀,你 为什么不要吃呢?”大家又笑起来。爸爸说:“五号 讲得很好。不管糯米好不好吃,总之,这件事说得很 对,正同种兰不种艾一样。这回要四号讲了。” 四号想了一想,怕难为情,不肯讲。大家催促她 。她终于讲了。“我昨天对王老师说:我只要上唱歌 、游戏和图画,不要上国语和算术。王老师说:‘不 行,要上统统上,不上统统不上,你回家去吧。’我 气死了。” 大家又笑起来。二号向四号白一眼说:“你不上 国语、算术,将来不能毕业,老是一个小学生。”爸 爸说:“二号的话是对的。不过四号这件事,比方得 也很对。四号很乖。以后用功学国语、算术,还要乖 起来呢。如今要三号讲。”P21-23 ★丰子恺的童话故事,不仅是笑话闲谈,每个故事的背后都有隽永深邃的寓意。他的故事寓教于乐,让孩子们陶冶情操、增长知识,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 ★丰子恺的散文内容清新自然,叙事娓娓道来,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他谈儿女的数篇散文中,语句俏皮生动,让人不禁莞尔,深沉的父爱不言而喻! ★《给我的孩子们》作为青少年经典读物,名副其实,其中包含多篇学生教材课文和中小学语文推荐拓展阅读篇目! ★同系列图书还有《绿色的太阳》《叶圣陶作品精选:稻草人》《小老师和老学生》《去年的树》《两个小八路》《闪闪的红星》《蓝鲸的眼睛》《妖怪不是好惹的》《狐狸打猎人》《长在树上的猫尾巴》《大林和小林》《神笔马良》《宝葫芦的秘密》《细菌世界历险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