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作者: 吴晗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10
折扣购买: 中国人的生存规矩
ISBN: 9787220112683

作者简介

吴晗(1909~1969),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明史专家。原名吴春晗,字辰伯,浙江义乌人。先后任教于云南大学、西南联大、清华大学,曾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历史系主任等职务。1949年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北京市历史学会会长等职。 吴晗先生一生著述甚丰,成绩卓著,发表过学术论文、札记、杂文等600余篇。出版有《吴晗史学论著选集》四卷等。

内容简介

吴元年(1367,元至正二十七年)十二月,朱元璋的 北伐大军已经平定山东。南征军已降方国珍,移军福建, 水陆两路都势如破竹。一片捷报声使应天的文武臣僚欢天 喜地,估量军力、人事和元政府的无能腐败,加上元朝将 军疯狂的内战,荡平全国已经是算得出日子的事情了。苦 战了十几年,为的是什么?无非是为做大官,拜大爵位, 封妻荫子,大庄园,好奴仆,数不尽的金银钱钞,用不完 的锦绮绸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舒舒服服过日子。如 今,这个日子来了。吴王要是升一级做皇帝,王府臣僚自 然也进一等做帝国将相了。朱元璋听了朱升的话,“缓称 王”,好不容易熬了这么多年才称王,称呼从“主公”改 成“殿下”,如今眼见得一统在望,再也熬不住了,立刻 要过皇帝瘾。真是同心一意,在前方斫杀声中,应天的君 臣在商量化家为国的大典。 自然,主意虽然打定,自古以来做皇帝的一套形式, 还是得照样搬演一下。照规矩,是臣下劝进三次,主公推 让三次,文章都是刻板的滥调,于是,文班首长中书省左 丞相宣国公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开基创业,既 宏盛世之舆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既膺在躬 之历数,必当临御于宸居……伏冀俯从众请,早定尊称。 ”不用三推三让,只一劝便答应了。十天后,朱元璋搬进 新盖的宫殿,把要做皇帝的意思,祭告于上帝皇祗说:“ 惟我中国人民之君,自宋运告终,帝命真人于沙漠入中国 ,为天下主,其君臣父子及孙百有余年,今运亦终。其天 下土地人民,豪杰分争。惟臣帝赐英贤,为臣之辅,遂戡 定诸雄,息民于田野。今地周回二万里广,诸臣下皆日生 民无主,必欲推尊帝号,臣不敢辞,亦不敢不告上帝皇祗 。是用明年正月四日于钟山之阳,设坛备仪,昭告帝祗, 惟简在帝心。如臣可为生民主,告祭之日,帝祗来临,天 朗气清。如臣不可,至日当烈风异景,使臣知之。” 即位礼仪也决定了,这一天先告祀天地,再即皇帝位 于南郊,丞相率百官以下和都民耆老拜贺舞蹈,连呼万岁 三声。礼成,具皇帝卤簿威仪导从,到太庙追尊四代祖父 母、父母都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于是皇帝服衮冕 ,在奉天殿受百官贺。天地社稷祖先百官和都民耆老都承 认了,朱元璋便成为合法的皇帝。 皇帝的正殿命名为奉天殿,皇帝诏书的开头也规定为 奉天承运。原来元时皇帝白话诏书的开头是“长生天气力 里,大福荫护助里”,文言体译作“上天眷命”,朱元璋 以为这口气不够谦卑奉顺,改作奉作承,为“奉天承运” ,表示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奉天而行的,他的皇朝是承方兴 之运的,谁能反抗天命?谁又敢于违逆兴运? 洪武元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和他的文武臣僚照规定的 礼仪节目,遂一搬演完了,定有天下之号日大明,建元洪 武。以应天为京师。去年年底,接连下雨落雪,阴沉沉的 天气,到大年初一雪停了,第二天天气更好,到行礼这一 天,竟是大太阳,极好的天气,元璋才放了心。回宫时忽 然想起陈友谅采石矶的故事,做皇帝这样一桩大事,连日 子也不挑一个,闹得拖泥带水,衣冠污损,不成体统,实 在好笑,怪不得他没有好下场。接着又想起这日子是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