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安全技术经典译丛

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安全技术经典译丛
作者: (美)米特尼克//西蒙|译者:潘爱民
出版社: 清华大学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52.36
折扣购买: 反欺骗的艺术--世界传奇黑客的经历分享/安全技术经典译丛
ISBN: 9787302369738

作者简介

Kevin D. Mitnick (凯文·米特尼克),曾是“黑客”的代名词,他开创了“社会工程学”,是历史上令FBI头痛的计算机顽徒之一,商业和政府机构都惧他三分;米特尼克的黑客生涯充满传奇,15岁就成功侵入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翻遍了美国指向前苏联及其盟国的所有核弹头的数据资料。之后,防守严密的美国网络系统(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中央情报局、美国国家税务局、纽约花旗银行)都成了他闲庭信步之处。米特尼克也是全球遭到通缉和逮捕的黑客,出狱后曾一度被禁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甚至包括手机和调制解调器。后来,米特尼克金盆洗手,洗心革面,成了全球广受欢迎的计算机安全专家之一,担任多家企业的安全顾问,并与他人合作成立了洛杉矶咨询公司Defensive Thinking。米特尼克曾登上CourtTV、“早安,美国”、“60分钟”、CNN的“头条新闻”等电视节目,也曾在洛杉矶的KFIAM 640主持每周一次的访谈节目。米特尼克的文章散见于各大新闻杂志和行业杂志,他已多次在重要活动上发表主题演讲。

内容简介

斯坦利·瑞夫金使用了欺骗的艺术——今天,这 样的技能(或者技巧)被称为社交工程。周密的计划和 健谈的天分就够了。 这正是本书要讲述的内容——社交工程的技巧( 敝人精于此道)以及如何防止别人使用这样的技巧来 对付你的公司。1.3 威胁的实质 瑞夫金的故事清楚地表明了我们的安全感是多么 误导人。这样的事件——可能不是上千万美元的抢劫 案,但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每天都在发生。 你可能立刻就会损失金钱,或者有人正在窃取你的新 产品计划,而你却尚未察觉。如果这样的事件在你的 公司里还没有发生过,那么,问题并非在于它“会不 会”发生,而是“何时”发生。1.3.1 日趋严重 的担忧 计算机安全协会在2001年度的计算机犯罪调查报 告中指出,在接受调查的机构中,有85%曾在过去的 12个月内检测到计算机安全攻陷。这是一个令人吃惊 的数字:每100家接受调查的公司中只有15家能够说 ,他们在过去的一年中没有发生安全攻陷。另外,那 些报告出来由于计算机攻陷而遭受经济损失的机构的 数量也同样惊人:64%。超过一半的公司遭受了经济 损失,而且“仅仅在一年之内”。 以我的个人经历来看,我认为像这样的报告中的 数字有些夸大。我对该调查的具体实施细节有些怀疑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破坏不普遍;相反,这种破 坏非常普遍。那些没有准备好应对安全事件的人,就 得等待失败的降临。 部署在大多数公司内部的商业安全产品主要是为 了防范那些业余的计算机入侵者,比如被称为“脚本 小子”的攻击者。实际上,这些所谓的黑客仅仅使用 下载下来的软件,他们至多只是制造一些麻烦而已。 更大的损失,真正的威胁,则来自于那些老道的攻击 者。他们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获取金钱。这些人每 次只瞄准一个目标,而不像业余人员那样企图侵入尽 可能多的系统。业余的计算机入侵者追求的是数量, 而专业人员的目标则是高质量的信息及其相应的价值 。 对于企业安全规程来说,有些技术是必要的,比 如认证用的设备(为了证明身份)、访问控制(为了管 理对文件和系统资源的访问)和入侵检测系统(相当于 电子的防盗报警器)。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一家公 司针对安全攻击所采取的防范措施,其投入通常比花 在喝咖啡上的钱还少。 正像罪犯总是抵挡不住诱惑 一样,黑客也总是忍不住要寻找途径,以绕过强大的 安全技术防护。为了做到这一点,大多数情况下,他 们会把目标瞄准那些使用这一技术的人。1.3.2 欺骗手段的使用 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只有关掉的计算机才是真正 安全的计算机。这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其实并不对: 善骗者可以找到借口说服某人去办公室把计算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