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传(结缘丝路两千年)(精)/丝路百城传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海岸变迁 地质的运动带来海岸的变迁,使连云港地区成为研究 我们生存的这个地球的典型区域。悠久的历史中蕴含的“ 特例”而非“通识”已经超越了那些王朝更迭的遗迹所呈 现出来的价值,成为研究中国沿海人类早期活动的重要依 据,从而具有了文化人类学的意义。 岸线变迁 锦屏山的前世来生 海州的锦屏山隐藏了众多可供研究者挖掘的关于海陆 丝路的历史,而沧海桑田在连云港市最典型的变化也莫过 于此山。 以海州锦屏磷矿为例。锦屏磷矿位于锦屏山,始建于 1919年,1956年重建,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磷矿,对其地质 研究发现,这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磷矿床,这种磷矿 具有上下两个含磷层位,所含的磷是10多亿年前的海洋生 物,形成于10多亿年前元古代浅海环境。若时光退回十几 亿年前,我们看到的锦屏山地区是沧海浩淼,鱼、虾等富 含磷物质的生物躯体在广阔的浅海处沉积,这些海底沉积 物经过前震旦纪变质岩过程,形成了丰富的磷灰石矿。 连云港市是一座与锦屏山沧海桑田变化紧密联系的历 史悠久的城市,最早的先民来自泰沂山系独立发展和孕育 的“山东大岛”上的“沂源人”。“沂源人”是东夷也是 连云港地区最早的人类始祖,是“沂源”诞育了最早的东 夷族团。而锦屏山浅海环境经过多次海陆变迁,距今16000 —15000年前的维尔姆冰期极盛期,由于海平面的大幅度下 降,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之间成为一片广袤的“黄海盆地 ”,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海平面最低的时期。到了旧石器 时代,锦屏山周围已形成优良的海滨环境,依山面海,气 候适宜人类在此渔猎繁衍。“沂源人”从沂蒙山麓的洞穴 中走出来,沿着沂、沭河来到今日的郯城马陵山、东海县 大贤庄、海州区锦屏山的桃花涧等地,打制石器、狩猎采 集,开始他们新的生活。再到后来有了社祭、岩画和太阳 刻石,由原始的太阳与星座、白天和夜间的对比观察而形 成的连云港锦屏山将军崖岩画,为中国考古界提供了宝贵 的史实资料。 维尔姆冰期结束,天气开始回暖,冰川融化,海平面 迅速上升,海侵开始。苏北平原与长江三角洲也同遭海侵 ,其时由北向南的海岸线,约在今燕尾港、陈家港、建湖 、海安、如皋和南通一线。连云港地区的古人类为适应自 然环境的生存需要,在近海山麓台地从事原始的狩猎经济 。发达的细石器小石叶工业、氏族集体洞穴聚居生活、人 类“群”的社会组织出现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天人互动,产 生了天体崇拜的原始宗教意识。海州锦屏山将军崖岩画中 “基岩凹穴”凿刻,被当代最新的科技手段——微腐蚀法 测定为距今11000年左右,是细石器时代原始宗教意识在岩 画上的反映。将军崖岩画是从凿刻最原始的“基岩凹穴” 符号开始的,作为细石器时代的文化形态作品,带有原始 的巫术性质,并且与狩猎经济活动有直接的关系,是古人 类没有发明文字符号之前最早的文化创造之一。“基岩凹 穴”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普遍性,不仅出现在将军崖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