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经典的会通(卫礼贤翻译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
:徐若楠,1987年生于北京,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讲师。2009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德语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英汉复语同传)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2年始跟从中国首位德语翻译学博士导师王建斌教授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攻读德语翻译学博士。2013-2014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培养奖学金,赴德国美因茨翻译学院跟从德国首位口译学教授D?rte Andres从事翻译学研究。2016年6月,获文学博士学位。2016年7 月起,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专业为翻译理论与实践。2017年9月,获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2017年度基础外语教学“陈梅洁”奖。
内容简介
文学互文性的构建 [107]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三十八章) 这就是《浮士德》所说的:“人要追求,就会犯错。”(Es irrt der Mensch, solange er strebt.)卫氏说,“人之生,动之于死地”者,寻求驻足之地,寻求安身立命之所,这成了他致命的弱点。 世间万事万物,皆在变化之中,追求生命的“驻留”(das Verweilende),终将是徒劳的。正如《浮士德》的名言:“让我在这一刻说:停一下吧!你太美了!” 因此,真正的“德”是生命。在老子看来,“为神秘的生命力量所流贯的,就是圣人。” (Der Mann, der so durchstr?mt wird von den Kr?ften des geheimen Lebens, ist der Berufene.)圣人的意义(Sinn)面向宇宙的运作及其法则。通过与“世界的意义”(天道)相联系,圣人获得塑造世界的力量。卫氏说,老子是个神秘主义者,他的语言就像是《浮士德》中的云环,形态不断变幻,一会儿是海伦娜,一会又成了格蕾卿;同时,老子又是个魔术家,他洞晓了宇宙力量的规律,知道必须要放弃自我,才能彻底远离危险,这也这不禁令人想到《浮士德》;将老子与《浮士德》相比非常具有启发性,浮士德一开始也走了错路,他努力想抓住那不可及的(unzug?nglich),结果带来了一系列的灾难。 卫氏说:我们看到,存在两条上升的道路:一种是纯粹的观看,观看那可见之美,即以此岸为方向,另一种是通过行动,行动发乎于内在的经验。这个行动,虽然后来失败,但眼睛的失明,却打开了永恒女性的关照,即去彼岸的方向。 ([…] sehen wir den doppelten Weg nach oben: durch die reine Schau der Sichtbarkeit in ihrer Sch?nheit - die Richtung aufs Diesseits, und durch die Tat, die aus inneren Erlebnissen quillt und schlie?lich zwar zerbricht, aber in der Blindheit des ?u?eren Auges die Schau des Ewig-Weiblichen er?ffnet - die Richtung aufs Jenseits.) 这两条“得道”之路,分别象征了道家的“无为”和儒家的“入世”。卫氏说,浮士德的“为”是种魔鬼般的力量,是西方泰坦式的“为”,老子的“为”遵循自然的作用规律,不借助外在的工具,是东方魔术般的“为”。 国内外首次,收集巴伐利亚科学院档案馆第一手资料与文献,依托2万张珍贵的史料,大量的卫礼贤手稿、书信、日记、译稿、报告、讲义、期刊、杂志等 涉及翻译学、历史资料考证、语言学,还涉猎文学、哲学等 以卫礼贤20世纪初翻译的《中国宗教和哲学》源流丛书为研究对象,对卫礼贤的翻译思想进行了全面的追踪研究 对中德文化传播领域的研究有较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