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使命

航天使命
作者: 编者:张建启|责编:刘婷婷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49.98
折扣购买: 航天使命
ISBN: 9787508550848

作者简介

张建启,中将,山东曹县人,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场系统总指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常务副总指挥、嫦娥工程常务副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等职。现任中国航天基金会理事长,兼任国家安全政策委员会高级顾问、中国国际咨询公司高级顾问。

内容简介

1.白手起家 1955年,新中国成立不 久,经济十分落后,工业和 科技基础相当薄弱。 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 理商讨了在火箭、原子弹等 新兴科学技术方面赶上世界 先进水平的问题,决定抓紧 时间,埋头苦干,争取尽快 使中国在火箭、原子弹等最 急需的科技领域接近世界先 进水平。之后,他们接见刚 从美国回到祖国的著名科学 家钱学森,征询他对国内发 展火箭、导弹的意见。周总 理还委托钱学森撰写中国发 展火箭、导弹的具体实施方 案。 1956年2月22日,在毛泽 东住处召开的研究原子能T 业问题的会议上,讨论了钱 学森向国务院提交的《建立 中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①。3月14日,周恩来主持 召开中央军委扩大会议,听 取钱学森关于发展导弹技术 的设想,决定实施火箭、导 弹的研究规划。1956年春 ,国务院组织数百名科技专 家制定《1956至1967年科 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 ,提出“在12年内使中国的 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 展的道路,并接近世界先进 的科学技术水平”。同年5月 10日,时任副总理聂荣臻向 国务院、中央军委报送了《 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 步意见》。5月26日,周恩 来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通 过了这个《意见》,正式决 定开展导弹技术的研究工作 。周恩来指出:“中国发展 导弹,不能等一切条件都具 备了,才开始研究和生产, 而应当采取集中力量、突破 一点的方针,尽快开展导弹 的研制工作。” 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从 成立机构、组织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