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洁民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90
折扣购买: 数学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ISBN: 9787572016592

作者简介

刘洁民,男,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教授,理学硕士,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史、数学文化、科学教育。曾任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科技史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国家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长、第二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发表《势的含义与刘祖原理》《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平行线》《论比较数学史的原则》《比较数学史中的范例分析》《数学文化:是什么和为什么》《浅析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数学文化》《从文化视角看科学素养》《利奥塔﹤后现代状态﹥引言解读》《论文化概念》《从庞加莱到拉卡托斯——数学与物理学在方法论意义上的一致性》等论文数十篇,近年来主要关注文化史和后现代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三个方面有所建树,堪称近年来国内关于数学文化研究的重要论著。 其一,通过整合恩斯特·卡西尔、莱斯利·A·怀特、雷蒙·威廉斯的基本观点,提炼出一个在结构上更为完整、分类和概念更为精细、能体现亚文化系统及文化现象互动机制的文化理论框架。 其二,以数学史和文化研究为根基,参照科学文化研究的近期成果,融合并发展了西方数学文化学研究分别以莫里斯·克莱因和雷蒙·怀尔德为代表的两个主要传统,以五个基本问题、三对基本范畴和四类主要关注点为核心要素,构建了一个数学文化学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为数学文化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基于20世纪以来数学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从文化史的视角对一些数学史上的经典案例作了初步考察,从而可以为数学文化史的研究提供借鉴。 第三,以数学文化学的上述框架为前提,对数学文化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和价值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探讨,进而展示作者在中学、大学本科和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三个层面上,所进行的数学文化教育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