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根海姆传

古根海姆传
作者: [美]德克·斯迈利
出版社: 浙江教育
原售价: 109.90
折扣价: 67.10
折扣购买: 古根海姆传
ISBN: 9787572273278

作者简介

德克·斯迈利 古根海姆公司首席内容官,2009年进入古根海姆公司,负责为公司的内部杂志《古根海姆季刊》(Guggenheim Quarterly)撰写公司历史相关的文章,从而接触到古根海姆家族大量的一手资料。 畅销书作家,《福布斯》《新闻周刊(国际版)》《纽约时报》资深撰稿人,主要撰写金融投资领域事件,擅长撰写传奇人物的金融冒险故事。 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媒体智库研究员,纽约新闻研究小组的主任,及威比奖新闻类评选组主席。

内容简介

第1章 踏上那片动荡的土地 如果活下来,回报将是惊人的 1891年夏天,威廉·古根海姆(William Guggenheim)和所罗门·古根海姆(Soloman Guggenheim)踏上了他们一生中最危险的旅程。他们的目的地是墨西哥的一个小镇,他们要在那里为古根海姆矿业帝国建立另一座伟大的前哨基地。那里巨大的矿藏资源已经被开采了好几个世纪,但是大部分依然处于未开发状态,他们将为那片土地带去自己家族所掌握的关于从土壤中提取金属的丰富知识。在未来的几年里,古根海姆家族将修建铁路、租用蒸汽轮船、建造冶炼厂,并在平地建起许多矿业城镇,这一切都是为了将数以百万吨计的富含铜、银、铅、铁、锌以及其他金属的矿石转化为新时代实现电气化所需的材料,为美国住宅、军需品、汽车和各类工厂服务。这些从古根海姆家族在墨西哥及其他地方的矿山中提炼出来的金属,将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动力。 但是,墨西哥的地下财富一直未能得到开发是有原因的。在19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墨西哥都处在无休无止的战争、革命和政治动荡中。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结束西班牙殖民主义统治的独立战争、导致墨西哥三分之一的领土被美国夺走的美墨战争和由1847年玛雅人起义引发的尤卡坦种姓战争,以及19世纪60年代法国对墨西哥的占领。在19世纪,几乎每一位墨西哥总统都同时担任军事指挥官。 在古根海姆家族的一些人看来,把威廉和所罗门送到这片充满混乱和动荡的土地上是一件蠢事。在几乎与世隔绝的沙漠、高原和偏远山隘中工作,他们能有什么经验?在那种地方,假如不巧遇到土匪、革命者或叛军,随时都可能送命。但如果他们能成功地生存下来,回报将是惊人的。兄弟俩都已经在商业上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威廉担任过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市(Pueblo)古根海姆大型冶炼厂的工长,而所罗门则成功地处理了家族早期在欧洲的生意。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充分利用古根海姆家族在墨西哥的众多人脉,找到合适的建筑材料和劳动力来源。他们的父亲迈耶·古根海姆(Meyer Guggenhem)之所以挑中他们,不仅是看中他们的商业头脑,也看中了他们的机智和魄力。那年夏天,所罗门在越过边境后,每天早上都会在皮带上别一把手枪,然后带着全副武装的瞭望员上路。所罗门品位高雅,他的名字日后将因纽约市一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而熠熠生辉。而古根海姆七兄弟中最年幼的威廉也同样卓越。 迈耶· 古根海姆意识到墨西哥的政治文化即将发生改变。他认为这个国家即将进入一段政治稳定期,他的判断是对的。旧时墨西哥一直处于无政府状态且遭受接连不断的变革,但是凭借古根海姆家族的采矿技术和新一波外国投机者的投资,时任总统波菲里奥·迪亚斯(Porfirio Díaz)试图打造一个全新的墨西哥。迪亚斯将对外国投资者实行税收减免,并在这项政策下协商达成双方都满意的土地交易,以此吸引外国投资者在没有任何基础设施的地方先进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随之迎来的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波菲里奥时期。 迪亚斯能够开创这个新时代,主要是因为他控制着所有的权力杠杆,其中包括一个会不假思索地通过所有提案的橡皮图章式 A 的立法机构。他手下的将军和军队领导人掌管着各个省市,享受着与外国资本家新合作带来的成果。在威廉和所罗门抵达墨西哥后的 10 年间,有大约 12 亿美元的外国资金涌入这个国家,使其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8%。要想在新时代做生意,像古根海姆家族这样的投资者自然必须向地方当局支付“摩迪达”( mordida,在西班牙语中意为“简餐”,是“贿赂”的俚语)。如果有人想在一片新矿区修建一条铁路线或者获得机器运转所必需的用水权,那么他们就得向警方或地方军事单位奉上摩迪达。为了确保每周的工资(通常是密封在帆布袋里的 1 000 比索或更多)的运输安全,他们也得缴纳摩迪达。 那年夏天,威廉和所罗门的目的地是墨西哥东北部的小镇蒙特雷。他们将在那里仿照古根海姆家族在科罗拉多州现有工厂的模式监督建设一个大型冶炼厂。当时的蒙特雷拥有约2.5万居民,其中大部分是居住在一层或两层结构的石灰石房屋里的印第安原住民。蒙特雷周围群峰环绕,其最具特色的地标是塞罗德拉西拉山—顶部有巨大凹口,看上去就像一个马鞍,所以也叫马鞍山。在波菲里奥时期,蒙特雷已经开始了现代化进程,然而,它当时依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贫困小镇。街道上铺着稀稀落落的鹅卵石,坑坑洼洼的,夏天的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污水味,镇上的居民也对外来者充满猜忌。正如一篇关于该地生活的报道所述:“镇上的男人躲在他们巨大的帽子下面,谈论着美国佬的到来,而他们的妻子则用研钵和杵捣碎玉米,并把家里的衣物拿到溪边去洗涮。” 在蒙特雷提炼银是一项艰苦而繁重的工作,当时仍在沿用古老的方式进行这项工作。从矿井中开采出来的矿石先被铺散在浅坑中,然后用巨大的粉碎装置将它们碾成细小的碎石,接着,人们在碎石中撒上水银、盐和蓝石头,再让一群骡子去踩踏。在这种被称为“天井法”的踩压作用下,坑内的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使银溶解在水银中,而水银在加热时则会析出银。在古根海姆家族来到这里之前的350年中,蒙特雷镇的这套工艺几乎从没有更改过。 威廉·古根海姆希望尽可能靠近这个离城约 10 千米的新冶炼厂。他在这里搭建了自己的住所,那是一座由宽60厘米长1.2米的木板以及瓦楞铁皮拼凑而成的棚屋。他的首席工程师是斯堪的纳维亚人范·英林(Van YingLing),住在附近一栋两层楼的农舍里。通过别人的介绍,威廉认识了能给他带来劳动力和建筑材料的中间商。据威廉说,施工一直按计划进行,直到一个月光皎洁的深夜,从范· 英林的卧室里传出的尖叫声打破了荒原的寂静。随之传出男人的咒骂声和地板上窸窸窣窣的脚步声,不一会儿一切又归于沉寂。威廉被这场混乱惊醒,立即赶了过去。他走进一楼,看到淋漓的鲜血从天花板的木板缝间滴下来,在一楼的石地板上汇成一摊。在楼上,他的总工程师几乎快被砍死了,气息微弱地躺在那里。“袭击他的人将梯子架在窗户上进入房间,把他砍得血肉模糊。他身上有近30处锯齿状伤口,血流不止,在医生赶到后不久就去世了。”威廉写道。 1. 古根海姆家族首席内容官首度呈现商业历史少有的“奠基石式”企业家哈里·古根海姆的非凡人生,开创航空时代、太空时代,搅动艺术界,建立庞大商业王朝的故事。 本书首度揭秘了古根海姆神秘的第三代掌门人哈里是如何凭借远超常人的商业嗅觉和魄力,持续跨界创造未来商机的。航空业只是哈里·古根海姆人生的第/一章,身为从矿业与石油大亨之子,哈里不仅将家族矿业集团和石油集团推向高峰,领先于时代,一力推动美国航空业和太空探索行业的前沿发展,还全力推动打造了世界标志性的私人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创一代艺术王朝,在投资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和赛马行业也同样成就非凡。他持续探索未知领域,商业触觉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本书横跨经济、社会、政治和外交等领域,以深度、清晰的脉络和动人的戏剧性剖析了这个现代历史/上令人目眩的家族掌权人的人生,呈现了哈里·古根海姆跨界创业成功的秘密——只做未知商机的创造者,而非追随者。 2. 一部哈里·古根海姆的传记,就是一部美国航空业的早期发展史。本书揭开了美国航空与太空探索行业幕后引擎的真实传奇。 哈里·古根海姆是“跨大西洋直飞第一人”林白的蕞大支持者,此外,他通过空中测绘,让“盲飞”成为现实,跨越了通往安全飞行的蕞后一个障碍,就此打通了商业航空之路。同时,他也是“现代火箭技术之父”罗伯特·戈达德的唯/一经济后盾,为太空时代奠定了基础。美国航空业有很多早期明星,比如林白、阿米莉亚·埃尔哈特,但只有哈里·古根海姆是它的引擎。他是当之无愧的美国航空时代与太空探索时代的奠基人与开拓者。 3. 以哈里·古根海姆的传记为核心,揭秘神秘的古根海姆家族从挨家挨户推销杂货的小贩成为总资产净值占美国前五的巨富之家的精彩传奇。不断跨界,不断称霸新版图的雄心已经写进了古根海姆家族的基因。 从哈里·古根海姆的祖父开始,古根海姆家族从挨家挨户推销杂货的小贩,经过连续跨界,将征服新版图的步子跨得越来越大——从改良擦炉粉,到改良平民咖啡,再到投资铁路线、纺织厂和股票市场,而后逐步建立起世界箸名的矿业集团和石油集团,真正打造了自己的环球帝国,经历多次全球巨变的洗礼而屹立不倒。本书刻画出一个充满传奇的巨富家族的沉浮跌宕,深度揭秘了这个家族鲜为人知的真实力量,可为投资人和创业者提供诸多激励与借鉴,也是值得每一位有志青年和企业家阅读的财富进阶励志读本。 4. 信璞投资管理合伙人归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教授吴飞、北京智学明德国际领导力中心创始人徐中、智慧云创始合伙人陈雪频等联袂重磅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