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脸物理课(2相对论史话)

鬼脸物理课(2相对论史话)
作者: 刘继军|责编:曹红梅
出版社: 南京师大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6.00
折扣购买: 鬼脸物理课(2相对论史话)
ISBN: 978756514001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追光 1895年,风景如画的 瑞士阿劳镇,一个16岁的 少年脑子里出现一个古怪 想法:一条美丽的光线划 破夜空,去宇宙深处 happy,我追上去以速度 c与它同去,会看见什么 ?一条优美动人的振荡的 曲线——光波?但经验和 麦克斯韦方程组告诉我, 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或 许,这条光线看起来和我 坐在教室里看它时没什么 分别。 从此,这个问题如影 随形,他这样胡思乱想, 痛并快乐着,欲罢不能。 光速虽快,但思想可 及,总有一天,我会窥透 你的秘密! 转眼10年过去了。 1905年,繁华而优雅 的瑞士首都伯尔尼,一辆 公共汽车例行公事地穿梭 于繁华的街头。后车窗, 一双永远好奇、清澈而又 深邃的眼睛,看着伯尔尼 最著名的钟塔,胡思乱想 的脑子里又蹦出一个怪问 题:“如果公共汽车以光 速飞行,会怎样?” 我说:“会散架。” 他没理我,脑子里却 出现了一只指针被定住的 钟。如果公共汽车以光速 飞行,那么,钟发出的光 追不上车,在车上人看来 ,钟的指针就定在光速飞 行的那一刹那。如果超过 光速呢?指针倒转……时 间和空间是一体的,是能 够变形的网状结构…… 你知道,他就是10年 前的那个追光少年。这个 满脑子奇思怪想的家伙, 现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供 职。他下了这趟公共汽车 不久后,就发表了一篇与 本职工作无关的论文—— 《论动体的电动力学》。 这时是1905年6月。 他指出:只要人们愿 意抛弃绝对时间的观念, 以太就纯属多余。 哟,几百万年的时间 观念,你说抛弃就抛弃, 你以为你是谁? 当然,看见本章的题 目时你就知道了,他就是 本书的第三位超级牛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天才中的天才,巨人中的 巨人。 但当时,他的名字不 像现在这样如雷贯耳。 他去年才从专利局的 临时工转正,得到这里的 最低职称:三级技术员。 因此,他提出的古怪理论 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1905年6月,还记得这 个时间吧?庞加莱发表了 《论电子动力学》,提出 类似的观点。我们知道, 爱因斯坦的论证比庞加莱 的论证更接近物理,后者 认为这个问题是纯粹数学 性的,而且至死不接受爱 因斯坦的理论解释。尽管 如此,我们也不应该忘记 ,庞加莱从数学上与爱因 斯坦的理论无意契合,前 者的盛名,在促使人们后 来接受相对论等方面,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 现在想想,《论动体 的电动力学》的发表,真 是悬而又悬。我们一条一 条来看: ①爱因斯坦当时的地位 平庸到了极点,在世人眼 里,他与巍峨的科学殿堂 毫不沾边,而他这篇论文 的剑锋,却直指这座殿堂 的塔尖和中柱。 ②爱因斯坦当时赖以谋 生的专业,与这篇论文所 涉及的领域毫不相干,这 就是说,没持证你就上岗 了,还想当师傅。这样一 个完全的“外行”,提出了 一个匪夷所思的观点,挑 战当时的整个物理学体系 。 ③论文观念奇特,完全 出乎直观认识之外,不像 牛顿理论那样容易理解, 包括物理学家也难以理解 相对论,加之上述情况的 影响,条件极其不利,但 影响巨大的《物理年鉴》 居然发表了它,让后人不 得不佩服主编普朗克(就 是当年被老师泼凉水的那 个孩子)的慧眼和胸襟。 如果换一个人看稿会怎样 ? 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