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新中国

永远的新中国
作者: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3.70
折扣购买: 永远的新中国
ISBN: 9787521206517

作者简介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由中国作家协会领导的文学出版集团。集团成员都是中国**的文学出版单位:作家出版社、文艺报社、作家文摘报社、人民文学杂志社、诗刊社、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校园文学杂志社等。

内容简介

义勇*进行曲 (外一首) ——电影《风云儿女》主题歌 田 汉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 *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后的吼声 起来 起来 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火 前进 冒着敌人的*火 前进 前进 前进进 1935年2月 毕业歌 ——电影《桃李劫》主题歌 同学们,大家起来,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 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 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 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 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 我们**是桃李芬芳, 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我们**弦歌在一堂, 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 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 同学们!同学们! 快拿出力量, 担负起天下的兴亡! 1934年 (选自《聂耳歌曲选集》,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 田汉(1**8—1968),本名田寿昌。湖南长沙县人。中国现代戏剧奠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作者。早年留学*本,1920年代开始戏剧活动,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戏曲改进局、艺术局局长。1968年(“**”中)被迫害致死,1979年平反昭雪。著有《咖啡店之**》《江汉渔歌》《白蛇传》《丽人行》《名优之死》《关汉卿》《西厢记》《谢瑶环》等话剧,还成功地改编过一些传统戏曲。还有一些戏剧译作。另有《田汉诗选》《田汉文集》(16卷)等。 战 声 郭沫若 战声紧张时大家都觉得快心, 战声弛缓时大家都觉得消沉。 战声的一弛一张关系民族的命运, 我们到底是要做奴隶,还是主人? 站起来啊,没再存万分之一的侥幸, 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 追求和平,本来是我们民族的天性, 然而和平的母体呢,朋友,却是战声。 1937年8月20*晨 (选自《战声集》,广州战时出版社1938年版) 郭沫若(1**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留学,回国后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组织创造社。参加过北伐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任***院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文联**、***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等职。著有诗集《女神》《星空》等,剧本《屈原》《虎符》《蔡文姬》等。是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他起来了 艾 青 他起来了—— 从几十年的屈辱里 从敌人为他掘好的深坑旁边 他的额上淋着血 他的胸上也淋着血 但他却笑着 ——他从来不曾如此地笑过 他笑着 两眼前望且闪光 像在寻找 那给他倒地的一击的敌人 他起来了 他起来 将比一切兽类*勇猛 又比一切人类*聪明 因为他必须如此 因为他 必须从敌人的死亡 夺回来自己的生存 1937年10月12* 杭州 (选自《北方》,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年版)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1929年赴法国巴黎学习绘画,1932年回国后加入左翼美术家联盟,因思想激进被捕入狱,因在狱中写下《大堰河,我的保姆》而一举成名。三年后获释。1941年到延安。1958年后到黑龙江、**农场劳动20年。曾任《人民文学》副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副**等职。著有诗集《向太阳》《火把》《大堰河,我的保姆》《北方》《归来的歌》,论文集《诗论》《艾青谈诗》等。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外一首) 田 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 这是奴隶!” 义勇* 在长白山一带的地方 中国的高粱 正在血里生长。 大风沙里 一个义勇* 骑马走过他的家乡, 他回来: 敌人的头, 挂在铁*上…… (选自《抗战诗抄》,田间著,新华书店1950年1月版) 田间(1916—1985),原名童天鉴,安徽无为人。肄业于上海光华大学。1933年入“左联”,1938年到晋东南参加八路*,做随*记者。1949年后历任河北省文联**、名誉**,河北省人大**,中国文联全委,中国作协理事、*组成员,第五届***代表。著有诗集《赶车传》《一杆红旗》等,散文集《板门店纪事》,小说集《拍碗图》等。 五月的鲜花 光未然 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 鲜花掩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 他们曾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 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失掉了饭碗, 屈辱地忍*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越过了长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 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 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副歌) 震天的吼声惊起这不幸的一群, 被压迫者一齐挥动拳头。 (选自《五月花》,光未然著,作家出版社1960年版) 光未然(1913—2002),原名张光年,湖北老河口人。早年从事抗*救亡活动,历任抗*救亡秋声剧社社长,拓荒剧团团长,缅甸仰光《新知周刊》主编,《**周刊》北平版编辑负责人等。1949年后历任中央戏剧学院教育长,***艺术局副局长,《剧本》月刊主编,中国剧协*组**,中国作协**处**,*组副**、**,副**,名誉副**,《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心雕龙学会会长。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194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歌词《五月的鲜花》,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诗集《光未然诗存》,论文集《风雨文谈》《青春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等。 勇敢地去吧 吴大可 我们红色的英雄 爬上墙头 先吸一口自由的气息 要当心 那墙头有只狗 冲向原野去 冒着黑暗奔去 祝福你 在黎明之前 加入战斗的行列 紧记住 那惨痛的教训 集合起我们的同志 无情地打死那 投向敌人的叛徒 *险毒的两面狗 严肃起阵容 我们在等待 *后的斗争 只要有一个信号 挥起我们的拳头 打碎这些枷锁 将流尽*后的血 做决死的搏斗 带着你们的胜利 吻着我那还热的脸 给我带上一朵 五角形的红花 将看到我*后的 为真理庆祝的 恬静愉快的笑容 没有伤悼 血的经历使你们 健壮成一支劲旅 向主力会合去 全世界的奴隶们 拥着你们去完成 人类解放的使命 9月25**刑后初稿 (选自《诗刊》 1978年**1期) 吴大可(1913—1942),原名建业,江西瑞昌人,中国****员。曾任江西省西南游击区前方委员等职。在1942年2月被***反动派杀害。 回望历史 致敬经典 展现诗歌与祖国同行的壮美历程,向新中国七十华诞献礼! 本书选取的诗歌喊出了各个时代的*强音,具有极强的在场感和极大的概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