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雷随笔
作者简介
叶子南,浙江绍兴人,翻译界著名学者,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荣休教授,广西大学特聘教授。著有《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灵活与变通》《认知隐喻与翻译实用教程》《英汉翻译:译?注?评》等著作。此外,长期为《中国翻译》撰稿,并担任《翻译界》杂志编委和《英语世界》杂志顾问。2005年以来,长期参与中国外文局翻译培训项目,为中国译协组织的全国高校翻译教师暑期培训班讲课。他的文化散文随笔散见于《博览群书》等杂志。
内容简介
远从硅谷望江南 案头放着一本主题是 江南的台历,是一位朋友 来家中做客时送的。这位 朋友原在硅谷的一家高科 技公司任职,现在杭州附 近自办了一家研制先进灯 具的工厂,为此不得不来 往于硅谷和江南之间。那 天夜里,这位古道热肠的 企业家带来了一些江南的 特产,有远从杭州买的小 核桃,有他太太亲手包的 肉粽子,加上我自备的女 儿红,菜肴算不上丰盛, 但把酒举杯之间,还是想 起了“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的句子 。一夜风雨,几位故人, 一壶浊酒,便把我从硅谷 带回了遥远的江南…… 我是在冰天雪地的北 国长大的南方人。60年代 中期,我随同父母从东北 回到老家绍兴。第一天从 乡下坐船进城,便领略了 童年时母亲常常提到的江 南水乡。天还没有亮,客 船便已经出发。一路上, 摇摇摆摆的埠船或行在两 岸的青山间,或走在宽阔 的河道上,长空上几颗孤 星,江河中几艘孤舟,船 舱内几个孤客,如诗般的 江南就这么如画般呈现在 我的面前。同行的船客都 被柔和的橹声带人了梦乡 。我坐在小船中,轻轻推 开舱棚,注视着船外朦胧 的景致。客船驶入中途的 小镇,依稀可见早起的农 家姑娘已在河边汲水,没 多久小舟驶出村落,回首 但见村庄内两三农舍上已 飘出缕缕炊烟。橹不停地 摇,水不停地流,船不停 地行,小船已经离古城绍 兴不远了。河中的船只越 来越多,岸上的人群越来 越密。天已经蒙蒙亮,隐 约可以听到不远处集市里 的吆喝声。我突然意识到 ,原来自己已远离了那个 度过童年岁月的工业城市 ,来到了生活步调缓慢的 江南水乡。小镇的一天此 刻即将开始,而我的人生 也马上要重新启程了。 这以后,我身临其境 ,对江南的风土人情有了 更深的体验。我登府山, 同学对我说,山上有宋代 的楼台;我游鉴湖,亲戚 告诉我,湖水是名酒的源 头。对古城略微熟悉后, 我常一人在城内漫游,我 找到了陆游的故居,拜访 了秋瑾的庭院,攀登过城 中的应天塔,远望过城外 的秦皇山,古城内外似乎 每一处都有一个历史故事 。但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 是城中默默无闻的小巷和 弯弯曲曲的河道。在我看 来,这一条条的巷,一道 道的水,要比那大名鼎鼎 的名人遗址来得重要,因 为它们是小镇风貌的点睛 之处。我常常在小巷深处 徘徊,在石板桥上独立。 这些对当地人来说并不引 人注意的景观,对我却十 分重要,成为我性格形成 过程中的块块基石。 江南的与众不同不只 因为它景观独特。山水草 木固然是江南的永恒依附 ,但令江南灵气满溢的毕 竟是那块土地上的人,以 及由这些人创造出来的文 化。说起文化,江南人都 会自豪地数落曾在这片土 地上留下足迹的文人雅士 。白居易一声《江南好》 ,寥寥数笔,把最能代表 江南的两个地方刻画得惟 妙惟肖;余光中笔下那酒 旗招展的、乾隆皇帝的江 南,也令人魂牵梦绕。我 们有说不完的鲁迅的故事 ,吟不断的陆游的诗行, 唱不绝的秋瑾的悲歌。但 在我看来,江南文化的灵 魂却并不全在这些掷地有 声的诗文中。诗文固然伟 丽,但那毕竟只是一部分 人兴致到位时拿来吟唱的 阳春白雪之作,不能每时 每刻渗透到芸芸众生的灵 魂深处。文人雅士编织江 南的高雅文化,而普通的 江南人却创造出江南的大 众文化。在左邻右舍的人 群里江南的灵魂呼之欲出 。 不信,你去看清晨江 南小镇中的菜场。青翠碧 绿的蔬菜,活蹦乱跳的鱼 虾,固然让你确信身在鱼 米之乡,但更能体现江南 的是菜场里的人。 P3-5 讲述流年碎影、各地所见,讨论社会人生、语言文化,看海外学者对中西文化的观察与思考 你知道外国人在必胜客吃披萨不用刀叉吗?你想了解美国老人的晚年生活状况吗?你想了解著名语言学家奈达作为普通人的一面吗?……从这本书中读者可窥见一位长期定居国外的学者,身跨东西两种文化,在文化碰撞与融汇中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