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中国文化

节日/中国文化
作者: 王学文|主编:王岳川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1.92
折扣购买: 节日/中国文化
ISBN: 9787508527178

作者简介

王学文,1979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博士,现为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规划研究处助理研究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编辑部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村落民俗志、民间宗教与仪式、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在《民俗曲艺》(台湾)、《民俗研究》、《民间文化论坛》发表论文多篇。

内容简介

生命的礼赞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生存和繁衍始终是一个文明社会最要紧之事。为了这个根本目的,人类除了在工业、农业、科技、医疗等方面付诸种种努力外,还在生产生活中作出了许多社会的、文化的安排。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就有丰富的敬重生命、讴歌生命、善待生命的设置。每一个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历程中,都会经历复杂的诞生仪礼、育儿习俗、成年仪式、婚姻生活和丧葬习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人群中,这种对待生命的人生仪礼也成为节日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出群体性、周期性等节庆文化的特征。 儿童节:节日精灵 儿童是人类的未来。儿童阶段也是生命最脆弱的时期。在生理上,儿童的身体处于发育阶段,还需要成人的哺育、呵护。在心理上,他们还不谙世事,还没有独自面对社会的成熟心智和认知能力。在中国的社会文化中,一个婴儿刚一出生,还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存在,只有经过诞生仪礼或成人仪式后,才能获得在社会中的地位,被社会承认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在中国的节日文化中,有专门为儿童而设的节日,以保护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寄托子嗣绵延的期望。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孩子作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唯一,更被当成宝贝,家人和社会投注的情感和精力更多,儿童的节日自然被更加重视。 当前在中国,全国性的儿童节日是“六一”国际儿童节。这是一个现代节日,时间是公历的6 月1 日,最初由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于1949 年11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设立,以保障全世界儿童的生存、保健和受教育。中国早在1931 年起就根据中华慈善会的建议,规定每年4 月4 日为儿童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1949 年12 月规定6 月1 日为中国儿童的节日。几十年来,这一现代的儿童节日已然成为中国节日体系的一部分。每逢“六一”儿童节,中国各地都要隆重庆祝。小学校会组织少年儿童排演文艺节目,进行文艺汇演,同时还会举办各种游戏娱乐活动。北京的很多小学和幼儿园在儿童节这天会在学校进行半天的集体活动,然后放半天假。一些机构在这天也允许有孩子的家长请假陪孩子过儿童节。家长会带着孩子到各公园游园,到木偶剧院看儿童剧,到游乐场玩耍。“六一啦,宝宝最大。”这一天,孩子再调皮,家长一般也是允许的,毕竟是属于他们的节日。虽然同一天过国际儿童节,但因为区域的不同和文化的差异,各地的儿童节也各有特色。如侗族地区的儿童过儿童节时会穿上侗族传统的服装,聚在一起唱侗族大歌。 与国家规定的现代儿童节不同,在中国的一些地区和一些少数民族中还有着传统的儿童节。贵州省黔东南的苗族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会过“祭桥节”,这是一个为儿童祈福的节日。苗族民众认为桥可以护佑子孙,沟通和连接人神。因此有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会专门为其建一座桥,有的则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村寨共有一座桥。桥的大小没有规定,有的桥只有一尺多长、几寸宽,但其象征意义是巨大的。按传统祭桥、保护好桥,才能保佑孩子平安。对这座桥的管理和祭祀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到来前,母亲就会为孩子缝新衣,把孩子打扮漂亮;要煮红蛋,织蛋包,挂在孩子胸前。父亲则会准备祭桥的供品。二月初二这天,家家要到自家的桥祭祀,烧上香纸。有的还用白纸、红纸剪成小纸人和纸花卷,粘放在小毛竹上,然后插在桥的四只角上。回家后,拿祭祀过桥的红蛋给孩子们吃。这天孩子们有什么要求,作为父母能办到的,都尽量满足。这可以说是苗族的“儿童节”。 云南省部分傣族地区在每年农历二月初十会过“彩蛋节”。节日的时候,傣族村寨的小孩人人胸前都挂着一个小兜,里面装着几个染成五颜六色的熟鸡蛋。孩子们成群结伴到村旁的树荫下或是小河边欢度自己的节日。他们在一起先玩各种游戏,玩累了便一起聚餐,将各自带来的彩蛋剥来吃。贵州省三都县水族过的“苏宁喜节”,也被称为妇幼节,节日时间是农历十二月的丑日。节日期间,所有的孩童提着特制的小竹篼,结队到各家户去讨象征长寿幸福的糯米饭、鸡蛋、肉片。家家都热情接待他们,让他们尽情欢乐。同时,家家户户剪彩色纸人、缠竹条纸须,贴插在祭桌的墙头上,保佑妇女和儿童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平安、幸福美满。 除了这些专门的儿童节日外,儿童在众多的节日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每逢节日,最欢快的群体非儿童莫属。他们像是小精灵一样,活跃在节日中,被给予特别的关照。过春节期间,儿童们有着太多的欢乐。吃完年夜饭,孩子们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以保佑孩子健康成长,免受鬼魅侵害。穿着新衣服的孩子们在村中社区奔跑打闹、放鞭炮、抽陀螺、吃冰糖葫芦是中国北方春节期间最常见的风景。普米族过春节时,还会为年满13 岁的男女儿童举行“成丁礼”,即“穿裤子”和“穿裙子”仪式。男孩换上新裤和短褂,女孩则换上裙子。接着,男女孩要叩拜灶神,向父母和亲戚们磕头。亲戚们则送给他们首饰、银币、牲畜、粮食和衣服等礼品,祝愿他们日后万事如意。穿裙、穿裤礼结束之后,少年男女可以正式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交活动,成为家族的正式成员。端午节的很多节俗更是以孩子为中心。在山西、河南一带,端午节时家里老人会早早地为孩子准备好“五毒衣”、“五毒鞋”。所谓“五毒衣”、“五毒鞋”是指绣有蝎子、蛇、蜈蚣、蜘蛛、蟾蜍这五种毒虫的衣服和鞋子。传统认为端午为“恶日”,毒虫出洞,穿“五毒衣”、“五毒鞋”可以驱除毒虫侵扰,避邪消灾。 中国是一个节日大国。在悠久的历史、广阔的疆域和多样的生态下,中国各民族创造、传承和发展了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这些节日,是中国文化集中呈现的舞台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神话、传说、信仰、仪式、戏曲、音乐、舞蹈、饮食、工艺等构成中国文化的各种因子都离不开节日。它们承载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文化创造、社会机制和生活情趣。从节日里,人们满足着感观之欲,强化着群体的认同,实现着族群的繁衍,寻找着精神的安顿和心灵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