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不一定会画画/精英职业趣味百科

设计师不一定会画画/精英职业趣味百科
作者: (韩)金相圭|译者:吴荣华|绘画:(韩)金载勋
出版社: 长江少儿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7.10
折扣购买: 设计师不一定会画画/精英职业趣味百科
ISBN: 9787556036035

作者简介

金载勋,毕业于韩国弘益大学美术学院,后进入韩国延世大学传播学研究生院*读影像设计专业,目前在弘益大学和首尔女子大学视觉设计专业任教,分别主讲“笔迹与形象”和“插图学”。著有《漫画设计》《竞争对手》等作品。 金相圭,设计专业科班出身,毕业后曾当过设计师和美术馆主管,现为韩国首尔科技大学设计学教授。著有《椅子的再发现》《关于设计》《善良的设计师》等多部作品,译著有《服务于社会的设计》。

内容简介

1879年,西班牙北部的一个洞穴里发生了一件惊 人的事情——一名考古学家带着他8岁的女儿在考察 “洞穴古人”的时候,他的女儿无意中在洞穴里发现 了壁画。 “爸爸,你看这里。这里画着一头牛!” 现在众所皆知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就是这样被 公之于世的。这是一些大约在14000多年前绘制的壁 画,其内容是野牛、野马、野山羊和鹿等动物的各种 不同姿势,色彩艳丽、栩栩如生。据说,就连绘画大 师巴勃罗’毕加索参观完这个洞穴后也连声赞叹道: “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能画出如此精妙的壁画!” 这些精美的壁画与其说是古人绘画技巧的表现, 不如说是古人在那个没有文字的年代对狩猎场景的一 种记录。我们不敢说当时居住在洞穴里的古人到底是 不是出于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而在洞壁上绘制各种 动物形象的,不过,他们在绘制这些壁画的时候肯定 也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意。也就是说,这肯定不 是随意为之的信手涂鸦。 我们说设计的本质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技术,从这 个意义上说,这些传递着一万多年前狩猎信息的洞穴 记录正是一种设计作品。 人们在传递信息时往往会使用文字和图像,那些 张贴在大街小巷中的各种海报、广告等图文并茂的宣 传资料就是典型的例子。当然,也有像洞穴壁画那样 单纯使用图像来传递信息的例子,在很多时候,直观 的图形往往会比语言和文字*有力量,*能达成有效 的沟通。比如当我们在一个陌生的**旅行时,如果 该国的洗手间只用当地文字而不用简单明了的图形标 注“男士”和“女士”的话,那么内急的游客恐怕就 会逡巡良久而不得其门了。再比如奥运会上的比赛项 目,除文字以外也会用一套明确的图形来示意,好让 来自不同**的观众都能看明白。可以说,图形是人 类跨越语言障碍的一种沟通手段。 古人在洞穴里绘制壁画,这说明当时他们已经学 会了制作工具和使用工具,而工具的制造和使用也可 以说是一种创意设计的行为。开始的时候,古人使用 的是自然界中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比如锋利的石头 ;随着不断地进行生产生活实践,他们开始设计制造 出使用*为方便、效果*为显著的工具,比如石斧就 是这样一种用来砸和砍的有效工具。这些行之有效的 工具的确可以被称为古人的创意设计作品。而考古学 家们也将这些能够制造石斧的古人称作“巧手原人”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类是生来就具备某种创意能力 的动物。 如果说洞穴壁画是历***早的图形设计作品, 那么石斧则是*早将创意付诸实践的实物设计作品。 其实从狭义上来说,近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是从 工业革命开始的,而将设计的理念上溯到古老的原始 社会,其用意就是要证明人类所固有的创意能力。实 际上,这种能力也的确体现出设计学的一个重要属性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成为一种专业、一 门学问之前,人类就已经掌握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 程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本领,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 本领就是设计的起源,而人类不断改善自己生活的实 践就是一种设计(生活的)实践。 P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