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自疗就这么简单
作者简介
中医江涛,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中医系。主治医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30余年。曾在中医院、老年病研究所、北京同仁堂集团等机构任职。 擅长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胆病、男女不孕症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内容简介
5.女人一生最怕——胞宫虚寒 自从在网上开通博客以来,我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经常有天南海北的网友们向我问起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其中一个女孩 子的提问很有代表性。她发来消息说:“江老师,我痛经好几年了,去医 院治疗也是时好时坏,有一个大夫说结婚了就好了,可是我今年已经24岁 了,天天和男朋友住在一起已经两年多了,怎么一来事的时候肚子还疼啊 ?” 我回复:“你误会大夫的意思了,可能是大夫在和你说病情的时候比 较含蓄吧,有些人确实结婚后痛经就突然不药而愈了,但这个结婚是指生 育以后,和仅仅有性生活没有什么关系。” 为了她能彻底、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我又给她回复了第二个 消息:“痛经一般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的痛经是指有些女性 因为宫颈口狭窄,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分娩后宫颈口松弛经血就会容易 排出,痛经可以消失。继发性痛经是由于生殖器官本身有病引起,如子宫 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发育不良或畸形、子宫过度后倾后屈、慢性 盆腔炎、子宫颈口粘连等。所以生活中婚后痛经的也大有人在,还是应该 以调和气血、保持经血顺畅的治疗为主。” 她又问:“那我应该怎样治疗,吃点什么药好呢?” 我回复:“我博客上有健康咨询的格式,你填一下发给我,一定要回 忆一下引发痛经的原因。” 我再次接到她的消息的时候,她林林总总罗列了很多内容,可以看出 她体质偏寒。病因是她上大学期间,一次冬天放假,由于是春运从家回学 校的票很难买,于是她在车站等了很久。太困了就坐着睡了一觉,被冻醒 了,那天正是她来月经的时候,从那以后慢慢的就有了痛经。 根据她的情况我的回复是:“中医认为痛经多由腹部受凉,尤其是经 期受凉,或者由于情绪不畅、心理影响生理而导致气血瘀滞而发病。你的 痛经属于受寒所致,可以吃中成药艾附暖宫丸,另外,平时要多注意避寒 保暖,不要吃寒性食物,加强学习。我的博客上有很多关于寒热方面的文 章阐述,从日常保健到方药很全面,你多看看会有帮助的。” 两个月后她高兴地告诉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现在痛经已经彻底 消失了。也由此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她提出要拜我为师,要学好中医,也 去帮助周围的人。 胞宫又称女子胞,西医叫子宫,位于女人腹部,是发生月经和孕育胎 儿的器官。既然叫女子胞,就说明它是女人独有的,是女人的专利。 有句名言:“做人难,做女人更难,做名女人是难上加难。”虽然我 是普通人,但我也有说话的权利,我要说的是:“做女人不容易,做个健 康女人更是不容易。”女人一生要经历月经、怀孕、产子、喂乳等一系列 特殊的生理过程。“女人以血为本”,可女人偏偏要月月经历一次月经出 血,孕育婴儿也需要大量的血液供养。清末名医王清任是我推崇的医学大 家,他能去繁化简,直指疾病的深层根源,对中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 的作用。王清任在《医林改错》怀胎一节道:“儿在母亲体,全赖母血而 成,一言可了。” 产子流血自不必说了,甚至中医认为母乳也是由血化生,就是四十九 岁左右绝经期最后一次月经也要留很多的血,以后月经始绝,可见女人一 生要流多少血吧! 女人天性容易血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血为气之母”,血能生成 气,血旺气才足,血虚后就会阳气不足,更容易受到寒凉的攻击,所以女 人一生最怕的是受寒,最需要的是补血。 胞宫虚寒的女人常见的症状有:小腹遇冷则痛、痛经、月经量过少或 过多、月经淋漓不断、月经色黑紫或成块、闭经、妇女久不受孕、下肢乏 力、面色偏黄、疲倦无力、带下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临床上我常以艾附暖宫汤加减治疗胞宫虚寒,药店有成药艾附暖宫丸 ,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使用方法可以看说明书,热水送服 ,忌恼怒,忌食用生冷食物,并注意腹部的保暖。 也可以取红糖500克、生姜150克,将生姜切成碎末,与红糖搅拌均匀 ,放锅内蒸20分钟。在月经来的前5~7天开始服用,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 1汤勺,温开水送服,本方治痛经。月经来了即停服,一般2~3个月经周期 即愈。 喜欢喝茶的朋友可将红茶10克、红糖9克,共放入杯中,以开水冲泡10 分钟,每日饮数次,也可饭后一杯。此茶不仅可治妇女痛经、小腹冷痛, 对脾胃、肝肾的虚寒同样有很好的保健效果,男女都可饮用。常服令人身 轻体健、头清目明、精神愉快、延年长生,对中老年妇女养生美颜益处颇 多,但不可多饮,否则会因过度兴奋而失眠、心悸。 痛经正在发作的时候,立即点揉次髎穴,可以当场止痛。(位于第二骶 后孔凹陷中,约当髂后上棘与督脉的中点处,与膀胱俞相平。)待月经干净 后,在两次月经中间用艾条熏烤次髎穴10~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灸5~ 7天,下次来月经,痛经的机会就小多了。 老百姓有句俗话叫:“男子不可百目无姜,女子不可百日无糖”,这 里的糖是指红糖,红糖有补血的作用。我母亲曾和我说过,六七十年代国 家的物资很匮乏,但她们单位生孩子、坐月子的妇女,一定会供应一些红 糖的。既然女子一生失血多,那么,要想养颜美容必须重视补血!要想健 康长寿必须学会驱寒!P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