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古文大师握个手
作者简介
急脚大师 专注于古代人才选拔考试制度、唐诗宋词、古文等历史文学的研究,善于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语言严谨地讲述历史。 曾在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担任语文老师,获得“教坛新秀”称号。讲课风格幽默生动、通俗易懂,所带班级语文高考成绩突出,深受学生喜爱。 已出版《和古代学霸握个手》《和古代学霸握个手2》《和唐朝诗人握个手》《和宋朝词人握个手》。“和古人握手”系列陆续出版中。
内容简介
下岗也不迷茫 春秋末期,宋国彭城,黑压压的楚国大军兵临城下,宋国司马(负责管理军队的马匹和军用器械的官员)老佐眼神坚定,誓与城池共存亡。突然,一支暗箭飞来,“嗖”的一下,正中老佐胸口, 老佐坠马身亡。宋军一时乱了阵脚,四散逃亡。老佐的妻子已有身孕,在侍卫们的护送下,侥幸逃得性命。一行人来到一个村庄,老佐的妻子腹中胎动,疼痛难忍。看来肚子里的宝宝为了减少老妈的负担,要提前出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她身边的人只得从村子里找来一个老妇人接生。 没多久,马车里就传出了婴儿的啼哭声。这个孩子身体很小, 脑袋却很大,眉毛很宽,眼睛雪亮,耳朵特别长,所以他的母亲给他起名叫“聃(下垂,耳垂比较长)”。因为他出生在虎年,左右邻居都称他为“小狸儿”,即“小老虎”的意思,所以,老聃又叫“李耳(谐音‘狸儿’)”。 当然,这只是传说。李耳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陈国苦县(今河南省鹿邑县东。后来陈国被楚国所灭,又成了楚国的苦县)。从他小时候能够读书来看,他家里的条件肯定不差,因为在春秋时期,书籍是顶级奢侈品,普通人根本接触不到。小时候的李耳安静好学, 什么知识都想学,他总是缠着大人问这问那。母亲一看孩子这么爱学习,那就请个好老师对他进行“一对一”辅导吧! 经过多方寻找,母亲请来了一个精通天文地理、知晓古今礼仪的“特级教师”——商容。面对眼前这个勤奋又聪明的学生,商老师确认过眼神,他就是对的人。于是,他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了这个孩子。随着李耳渐渐长大,他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越来越强, 总是向老师提出各种各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商容听到这些问题,渐渐感到浑身出虚汗、腿发软,我这水平,已经没有资格担任小狸儿的老师了。他对李耳的母亲建议,周朝的都城里有很多书籍与名师, 不如让我把他带去继续深造,怎么样? 犹豫再三,望子成龙的母亲还是选择含泪送走了儿子。 小镇少年来到了繁华大都市,进入了周王室的学校。哇,这里的老师知识好渊博,这里的书籍好丰富,天文、地理、人伦、历史、典章等,应有尽有。知识就在眼前,那还等什么呢?赶紧投入学习, 把它们都刻入我的脑子里。 三年过去了,老聃(李耳,字聃)成了学识渊博的人,被任命为周王朝的守藏室史(相当于皇家图书馆管理员)。守藏室是周朝典籍的收藏之地,在那个书籍匮乏、没有纸张的时代,普通人得到一本书比登天还难,现在能免费看这么多书,老聃彻底放飞了自我。不把它们都读懂,根本对不起我这个职位啊!到哪里找这种天天看书还能拿工资的工作呢? 很快,勤奋好学的老聃成了周王室的“移动图书馆”。大伙儿都知道一个秘密:有问题,找老聃,他准能给你意想不到的答案。就这样,老聃成了老子(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常用以称呼老师或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成了众所瞩目的“学术明星”“道德楷模”。部分大臣看到后嫉妒得眼睛发红,你在这里,我们还有什么存在感?对老子的排挤、陷害随之而来。老子的守藏室史职位被免, 他也光荣下岗了。 郁闷的他来到鲁国散心。有一天,他为朋友主持葬礼时,当时还是小年轻的孔子来向他打听周朝的礼仪制度、行为规范。一番交谈之后,孔子对老子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过了几年,周王室换了新君王,老子又被召回去,继续担任守藏室史。如此需要丰富学识的岗位,非您莫属! 正处于迷茫期的孔子特地前往都城,继续向老子请教各种问题,尤其是周朝的礼仪制度。老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但是,他看着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的孔子,心里犯起了嘀咕。这个年轻人的学问倒是不少,就是太好表现,生怕别人不知道他读书多,而且功利欲太强,一直把理想抱负、天下挂在嘴上。殊不知,你抱负越大, 给别人造成的负担就会越重。我得点点他。于是老子说道:“你提到的周朝的那些人早就不在了,他们的骨头都已经埋在地下化成灰了,只剩下他们的言论和制定的礼仪规范。我觉得吧,聪明的人应该懂得与时俱进,随机应变。时势和机会来了,那就好好利用;如果生不逢时,就应该退后一步。人最重要的不是把智慧表现在言语中,滔滔不绝不如深藏不露。抛弃你强烈的傲气和抱负吧!这些东西对你没什么好处。好自为之!” 孔子听后就蒙了,高人说话就是不一样,别人都夸我学识渊博, 您却劝我低调行事,受教了。后来孔子的学生问他,老子是个啥样的人啊?比老师您还厉害吗? 孔子抬头看了看天,认真地说:“凡人怎么能同他相比呢?我看过鸟儿飞,鱼儿游,野兽奔跑。至于龙,我却从未见过它是如何飞上高空腾云驾雾的。老子嘛,就如同龙一样。” 学生们也抬头看了看天空,崇拜地点点头,神人哪! 大约在公元前 516 年,周王室发生内乱,有个叫朝的王子迫不得已逃往楚国,临走前,他想着带点什么值钱的东西呢?人家楚王不收礼,收礼只收好书籍。用书做见面礼,楚王绝对开心。可是, 他这一走,老子倒霉了。作为皇家图书管理员的他丢了这么多珍贵的书籍,还能干下去吗? 老子再一次下岗了。 这一次,他不再悲伤,也不再彷徨,因为他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了。周王朝已经犹如猪大肠,腐臭不堪,我干吗还待在这里? 咱要去云游四方,隐身民间,无名又如何?无功又如何?无为就是大有为。 老子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离开周王室,出走函谷关。 1.作者的书深受读者喜爱。 作者的第一本《和古代学霸握个手》于2022年11月出版后,上架当月便以黑马的姿势冲上了排行榜第一名。与此同时,重庆市举办第六届“书香重庆阅读之星”全民阅读大赛,《学霸》同《阿甘正传》、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等畅销多年的书一起被选入指定阅读书目。在这些书目中,只有《学霸》是新书。在近半年行业的数据分析中,这本书也经常出现在各类排行榜上。 此外,《学霸》的简体版刚上架1个月,中国台湾省出版社就引进该书,并已在越南出版了越南语版。 2.“高清”还原21位古文大师的创作现场,内容丰富。 “学术明星”老子、“法家代表”韩非、“文史大家”班固、“史学巨匠”司马迁、“网红编辑”戴圣、“顶级谋士”诸葛亮、“名门之后”干宝、“顶级名流”刘义庆、“终极斗士”韩愈、“豪门子弟”柳宗元、“超级学霸”苏轼、“时代强人”王安石、“山顶大侠”魏禧、“段子高手”纪晓岚…… 走进他们的人生,吃透每个人的背景,同时还能积累作文小素材。 3.在古文大师的创作中,了解古文的诞生过程和历代古文的发展。 《道德经》是因为老子看到天下大乱,觉得君王与其内卷,不如“躺平”,于是创作了这本书;《世说新语》是刘义庆身处权力斗争中感到压抑,想看看其他名流怎么排解,顺带写出的一本名流教科书;袁宏道反对明代“复古派”“唐宋派”写作总模仿前人,他觉得写作应该独抒性灵,于是写下了《满井游记》《初至西湖记》等一系列清新的散文…… 书中还有对古文运动的介绍,桐城派、复古派等的介绍,让人了解历史中的文学改革和历代古文的发展。 4. 选文经典,大量篇幅与最新版部编教材呼应。 《杞人忧天》《守株待兔》《塞翁失马》《出师表》《陈太丘与友期行》《马说》《捕蛇者说》《赤壁赋》《满井游记》……大量篇幅与最新版部编教材呼应,对古文原文生动的解说让孩子轻松掌握书中的考点,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5.语言通俗,内插幽默漫画,让人在爆笑连连中,就把古文读懂了。 考据严谨的历史+轻松幽默的语言+超搞笑的漫画,讲述古文大师们或搞笑或悲催的故事,剧场感十足,让人读起来爆笑连连,仿佛看了一场关于古文大师的精彩脱口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