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罗汉(彩绘图本)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事迹 阿若,梵文意为了解,懦陈如为其姓,意指族者。 尊者最初是佛陀为太子时的五位侍从之一,是佛陀母族的人。佛陀出家 时,其父王派此五位侍从前往雪山侍奉。佛陀成道后,在波罗奈的鹿野苑给 当初的五位侍从讲四谛法。佛陀问此五人:“众生中不能得道成佛的,都是 因为尘缘烦恼牵绊,汝等如何悟道修成正果呢?”这时独有阿若懦陈如尊者 起身答道:“若想悟道,须先领悟‘客尘’二字的因果。”又补充说:“人 心中的杂念妄想,平常并不显露,只在清静修行、静坐用功时才萦绕心中。 无法克制纷繁复杂思绪的人,无法悟道;而心中虚空,临尘嚣而寂然不动的 人,才能思惑尽断,证到阿罗汉果。”听罢,佛陀对其悟性大加赞赏。 据《增一阿含经·弟子品》载,尊者宽仁博识,善教化众生,被誉为“ 悟性第一”。尊者为佛陀诸弟子中第一个出家者,故名圣僧,又名僧首。 001 阿若懦陈如尊者 尊者法相所示 骨相清奇性坚定,浓眉锐目才赋敏。 面慈心善心真纯,位居五百第一尊。 偈解 骨相清秀禀性坚定,浓眉锐目才思敏捷。面慈心善心地纯真,当居五百 罗汉第一尊。 得此偈者,颇具灵气,风骨神采也定能与众不同,内在潜质极大。如果 能择善而行,宽厚仁慈,便会早于他人获得成功。但命途也不完全由骨相决 定,骨相不佳之人通过后天的修炼和重塑,也能逐渐开悟。 事迹 阿泥楼,梵文意为无灭如、无灭、如意、无障、无贪、随顺义人、不争 有无。该尊者是佛陀的堂弟。据《起世经》、《五分律卷》、《众许摩诃帝 经》载,尊者是斛饭王之子,而《佛本行集经》、《大智度论》中则说其为 甘露饭王之子。 据《佛本行集经》、《佛五百弟子自说本起经·阿那律品》、《大智度 论》等载,尊者与阿难、难陀、优婆离等,在佛陀成道回乡之时出家为僧, 修行期间,阿泥楼因佛法精进而成为众弟子的楷模。一次,他在佛陀说法时 酣然入睡,被佛陀苛责,从此,尊者即以永不睡眠为誓,矢志修习佛法。后 来尊者患上眼疾,以致失明,却因修为至上而渐开“心眼”,终在众弟子中 成为“天眼第一”。据记载,尊者能看到天上地下十方域之六道众生。佛陀 入灭时,尊者侍立于涅槃床前为其守护,至佛陀涅槃后,他曾参加了佛教史 上第一次结集,对于弘法贡献卓著。 002 阿泥楼尊者 尊者法相所示 身世高贵道早成,谦恭和顺好处身。 凡事水到必成渠,心宽体胖位至尊。 偈解 身世高贵早早成道,谦恭和顺便能安然立身于世。凡事努力自会成功。 心胸宽广无所挂碍位列至尊。 得此偈者,目前行事多有不顺,均因遇事过于急切所致。若意识到自身 的,凡事不强求,事情便会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切记谦恭和顺、真诚纯朴 ,切不可矫情而为。 事迹 垢,意为诱惑或污染内心之物。佛法中,有六垢和七垢之说。六垢指虚 妄、谄佞、懦慢(重己轻人且没有谦让的品德)、侵挠、怨恨、伤害(无慈悯 之心)等俗世行为;七垢则指欲垢、见垢、疑垢、慢垢、懦垢、随眠垢(烦恼 )、悭垢等内心烦恼。佛陀曾告诫诸弟子,只有远离俗世诱惑,清除各种可 能产生的罪恶邪念,并依照佛教戒律修行悟道,才能获得解脱,如此才为无 垢之身。 据《大方广三戒经》载,此尊者虽然位列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之下,但 已具备普贤、文珠二位菩萨的慈悲与功德,因此也被称为无垢威德菩萨。 据说,尊者能在所有佛院显现自身无量的功德身相,不知疲倦去往一切 皈依佛教之地。他已然超脱所有的烦恼,眼界清净无所不见,能呈现佛陀所 具有的一切非凡神通,并将智慧普照已经历的过往及无穷尽的未来。虽然施 慧于万物,尊者却并未因此自傲,他依然在寂静中保持思绪不乱,以在世间 弘法、引导众生脱离苦海到达极乐彼岸为己任。 003 有贤无垢尊者 尊者法相所示 君乃西方老修行,坚贞廉净心无尘。 步稳何愁影歪斜,极乐世界传美名。 偈解 注重修行的人,立身正当,内心清净,少有私心杂念,能够抵御世间的 诸多诱惑。 得此偈者,应端正自己的行止,不然会招致他人的诸多议论。但若自己 立身正派,也不可一遇非议就改变初衷,反而更宜坚持,并会因此最终获得 世人的广泛赞誉。 事迹 尊者是佛陀最后一个弟子,在佛陀圆寂前受戒而得道。 据《大唐西域记》载,尊者原是古印度拘尸那城的一名外道婆罗门,自 幼机智敏锐,颇具慧根。在成为佛门弟子前,他已经修得天眼通、天耳通、 他心通、宿命通及如意通等五大神通。在一百二十岁那年,尊者皈依佛门, 由于他年高且颇具修为,便如阿罗汉般被俱夷那竭国人恭敬地供养。 当时,尊者得知佛陀即将在娑罗林中涅槃,便急忙前往拜谒,希望佛陀 能解答他心中未解的疑惑。入夜赶至,佛陀的大弟子阿难见尊者是一个外道 ,以为他要与佛陀争辩,便不让其去搅扰佛陀。然而,佛陀已经预见到尊者 的到来,便叫阿难将其引至床前。是夜,佛陀在涅槃床前向尊者传授了八圣 道的奥义(佛法常说的没有八正道就没有四沙门果),尊者顿开茅塞,并证得 了阿罗汉。他不忍心见恩师在自己面前涅槃,便在佛陀面前进入火界三昧, 先其一步行取灭度。 004 须跋陀罗尊者 尊者法相所示 勤苦修行得自然,道力有边迹无边。 慈颜乐貌心智醒,万事何愁不成全? 偈解 尽自己的力量勤苦行事,能力也许有限,但能做的事却很多。再加上自 己慈眉善目,做事冷静,那么,还有什么事不能做成功呢? 得此偈者,能力不一定很强,但若自己刻苦勤奋,遇事冷静清醒,少冲 动,待人慈善,则不仅能做很多事,而且很多事都能做成。 …… 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