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现代名家美文品读系列/优等生必读文库
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手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五四”时期,形成了初步的熙主主义思想,同时也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南京读中学。1927年赴巴黎学习。1928年9月在巴黎完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恹亡》,这是他文学创作活动的开端,同年底回国。 1934年秋去日本。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编辑出版了“文化生活丛书”、“文学丛刊”、“译文丛书。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救亡日报》和《呐喊》旬刊编委,后奔走于广州、上海、武汉、贵阳、重庆等地,参加抗日宣传活动,7938年j技选为中华全目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席、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文联、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艺杂志主编等职。 巴金文学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中篇小说《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砂工》等;短篇小谠集《复仇集》、《光明集》、《将军集》、《神·鬼·人》、《还魂草》;散文、杂文、评论集《忆》、《点滴》、《废园外》、《龙·虎·狗》、《新声集》、《随想集》等。
内容简介
雨 窗外露台上正摊开一片阳光,我抬起头还可以看 见屋瓦上的一 段蔚蓝天。好些日子没有见到这样晴朗的天气了。早 晨我站在露台 上昂头接受最初的阳光,我觉得我的身子一下就变得 十分轻快似 的。我想起了那个意大利朋友的故事。 路易居·发布里在几年前病逝的时候,不过四十 几岁。他是意 大利的亡命者,也是独裁者莫索里尼的不能和解的敌 人。他想不 到他没有看见自由的意大利,在那样轻的年纪,就永 闭了眼睛。 一九二七年春天在那个多雨的巴黎城里,某一个早上 阳光照进了他 的房间,他特别高兴地指着阳光说,这是一件了不起 的可喜的事。 我了解他的心情,他是南欧的人,是从阳光常照的意 大利来的。见 到在巴黎的春天里少见的日光,他又想起故乡的蓝天 了。他为着自 由舍了蓝天;他为着自由贡献了一生的精力。可是自 由和蓝天两 样,他都没有能够再见。 我也像发布里那样地热爱阳光。但有时我也酷爱 阴雨。 十几年来,不打伞在雨下走路,这样的事在我不 知有过多少 次。就是在一九二七年,当发布里抱怨巴黎缺少阳光 的时候,我还 时常冒着微雨,在黄昏、在夜晚走到国葬院前面卢骚 的像脚下,向 那个被称为“十八世纪世界的良心”的巨人吐露一个 年轻异邦人的 痛苦的胸怀。 我有一个应当说是不健全的性格。我常常吞下许多 火种在肚 里,我却还想保持心境的和平。有时火种在我的腹内 燃烧起来。我 受不住熬煎。我预感到一个可怕的爆发。为了浇熄这 心火,我常常 光着头走入雨湿的街道,让冰凉的雨洗我的烧脸。 水滴从头发问沿着我的脸颊流下来,雨点弄污了 我的眼镜片。 我的衣服渐渐地湿了。出现在我眼前的只是一片模糊 的雨景,模 糊……白茫茫的一片……我无目的地在街上走来走去 。转弯时我也 不注意我走进了甚么街。我的脑子在想别的事情。我 的脚认识路。 走过一条街,又走过一条马路,我不留心街上的人和 物,但是我没 有被车撞伤,也不曾跌倒在地上。我脸上的眼睛看不 见现实世界的 时候,我的脚上却睁开了一双更亮的眼睛。我常常走 了一个钟点, 又走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我回到家里,样子很狼狈。可是心里却爽快多了 。仿佛心上积 满的尘垢都给一阵大雨洗干净了似的。 我知道俄国人有过“借酒淹愁”的习惯。我们的 前辈也常说 “借酒浇愁”。如今我却在“借雨洗愁”了。 我爱雨不是没有原因的。 名师赏析 文题为《雨》,起笔却写阳光,写心情,引人思 索。作者从其热爱“阳 光”入笔,一方面揭示其光彩的人格,一方面也使人 咀嚼到“阳光” 的特殊含义,是自由与光明的象征。详述“我”的痛 苦情状,也因 此凸现了“我”的反残暴、反黑暗的人格形象。篇末 点明爱雨的原因, 实际上是再一次表明愤怒之情无法排遣的结局。在文 章中,“雨”是 作为帮助处于心灵的黑暗中的作者见到“阳光”的外 界力量出现的, 代表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P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