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古城文化精选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叔嫂之祸 公元前676年,在位13年的楚文王因操劳过度,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 了人世。楚文王的夫人妫(gui)氏,生二子,长子熊艰,次子熊额(yun)。熊 额的才智胜过熊艰,为妫夫人所爱,楚国人也都很佩服他。新继位的熊艰, 心里很忌妒熊颓,总想找个理由杀掉他,以绝后患,但左右多有为熊颓周旋 的,因而不能得逞。熊艰懒于政事,沉溺于游玩打猎,在位三年,无所作为 ,很多人都不喜欢他。熊艰欲杀熊颓,熊颓逃至随,并借随人之力杀死熊艰 ,并告诉妫夫人,说他是病死的。妫夫人虽然心疑,但不想弄明白此事,便 使诸大夫拥立熊颓为君,就是楚成王。 楚成王即位时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便以叔父子元为令尹,主持政事。 素称“桃花夫人”的妫夫人,虽然年过三十,但姿色不减当年。子元对这位 天下绝色的嫂嫂逐渐产生了非分的念头,想与她私通,却又害怕正直无私、 才智过人的大夫斗伯比,所以不敢放肆。后来,斗伯比一死,子元就肆无忌 惮地常以言语挑逗妫夫人。妫夫人对他冷若冰霜。过了几年,子元企图撩拨 妫夫人寡居孤独的苦闷,就在她的宫室旁边盖了一座豪华的新殿,常命乐伎 ,在此奏乐,跳万舞,热闹非常。一天,妫夫人问侍女:“宫外乐舞之声从 何处而来?”侍女说:“是从令尹的新殿中传来的。”妫夫人叹息说:“先 君以万舞演习备战,征服诸侯,来楚朝贡的人络绎不绝。今楚兵不至中原已 十年了,令尹不以为耻,还沉溺于乐舞之中。”这些话传到子元的耳朵里, 子元只好说:“妇人尚不忘中原,我反而忘了;我不打郑国,非丈夫!”他 打算通过战争的胜利来博取妫夫人的欢心,就亲自挂帅,发兵车六百辆,浩 浩荡荡杀奔郑国而去。 郑文公听说楚兵杀来,急忙召集百官商议。大臣叔詹说:“依我之见, 楚兵不久自退。”郑文公说:“令尹亲自挂帅,岂肯轻易退兵?”叔詹说: “楚国用兵,从来没有用六百乘兵车。子元是想打个胜仗,向妫夫人献媚。 既然急于求胜,就必定怕败。若楚兵来了,我自有计退它。”正在商议,忽 有士兵报告:“楚军已进桔秩(die)关,将至逵市。”叔詹说:“不要怕! ”于是,安排甲士埋伏于城内,大开城门,街市百姓来往如常,并无惊慌之 状。子元率兵来到离城五里的地方,见城中如此,心中疑惑,就扎住营寨, 亲自登高嘹望郑城。见城内旌旗整肃,甲士林立,看了一会儿,叹息说:“ 郑国有三位贤臣,其谋不可测!万一失利,有何面目见妫夫人?待探听虚实 ,方可以攻城。”次日,有来人报告:“听说齐侯同宋、鲁诸侯,亲率大军 ,前来救郑。”子元一听大惊,便对诸位将领说:“齐、宋、鲁大军若截我 去路,我腹背受敌,必定损兵折将。我们已打到郑国的逵市,可算是全胜了 。”就暗传号令,人衔枚,马摘铃,连夜拔寨潜遁。大军走出郑国国界后, 就鸣钟击鼓,唱凯歌而还。还先派人去报告妫夫人说:“令尹全胜而回。” 妫夫人对熊额说:“令尹若是歼敌成功,就该表彰。”后来,熊颓查明子元 是不战而还,并无战功,不仅没有表彰,而且十分不满。 子元见此情况,内心不安,遂起谋反篡位之心。凑巧妫夫人有小病,子 元假称问安,到宫中住了三昼夜不肯出宫门。大夫斗廉知道后闯人宫中,见 子元正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就厉声说:“此地是你梳妆之地?令尹应迅速 退出。”子元说:“此地是我家宫室,与你何干?”斗廉说:“王侯之贵, 弟兄不得通属。今妫夫人在此,男女别嫌,你令尹不知此理?”子元大怒说 :“楚国政权在我手中,你敢多言。”命令左右将斗廉捆绑在屋檐下,不放 出宫。妫夫人暗中派人向斗伯比的儿子斗谷于菟告急,要他进宫平定变乱。 斗谷于菟密奏楚成王后,约斗梧、斗御疆、斗班等将领,半夜率甲兵杀入王 宫。子元从梦中惊醒,拿着宝剑准备外逃,恰好碰上斗班提剑而来。斗班大 喝一声:“乱臣贼子休走。”二人立即打了起来。没战几个回合,斗梧、斗 御疆一齐赶到,子元料不能取胜,夺门想逃,被斗班一剑砍掉了脑袋。次日 ,楚成王命令杀绝子元家小,并在交通要道张榜公布其罪状。 商臣逼宫 楚成王有个儿子,名叫商臣,从小聪明伶俐,成王十分宠爱他,便产生 了立储君的念头。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令尹子上,并说打算立商臣为太子 。令尹子上听后说:“楚国之举常在少者,且商臣蜂目而豺声,忍(残忍)人 也,不可立也。”楚成王不听,仍立为太子。商臣对子上怀恨在心,后借机 诬陷子上,以致楚成王错杀子上。 商臣自从被立为太子以后,骄横、残忍的习性暴露得更加充分。特别是 他长大了,听不得逆耳之言,动不动就处罚周围的人,不少宫女卫士被砍掉 手脚,搞得内宫的卫士和宫女人人自危。有一天,楚成王来到后宫,正遇到 商臣在打骂宫人。成王问明缘由,只不过是这个宫人把水送迟了一点,就遭 商臣的打骂,楚王觉得商臣太过分了。从此以后,成王留心观察,越看越觉 得商臣今后不能以仁治国,决心把商臣废掉,另立太子。成王把自己的打算 跟几位心腹大臣商议,如何改立太子,又不至于引起内乱。他们几个人商量 来,讨论去,觉得权宜之计是先把商臣扣起来,除掉他的羽翼,再改立太子 。哪知隔墙有耳,这些话被一个宫人听去,告诉了商臣。商臣一听,吓得冒 汗,马上去找自己的老师潘崇。潘崇开始一惊,后来镇定下来。他心想,此 事还不知真伪,不能轻举妄动,必须查个明白,方能掌握主动。想到这里, 他对商臣说:“宫人所言之事,尚不知确实,你只需如此这般去找你的姑母 ,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第二天,商臣准备了丰盛的酒菜,请姑母江芈过来吃饭。这位江芈,是 成王的妹妹,生来性格开朗,缺少心眼,喜欢直来直去。她一来到太子宫中 ,打开话匣子就关不拢。商臣对姑母的性格了如指掌,在酒宴上按太傅潘崇 的主意行事。酒菜上齐以后,商臣请姑母入席。两人席地而坐,侍女端来水 给他们洗手,然后开始进餐。商臣抓起大块的肉只管自己吃,也不管姑母的 耳杯里有没有酒。过了好一会,江芈见侄儿只顾自己,太没有礼貌,十分生 气。她捧起双耳杯,也独自一人喝闷酒。可是,她是个肚子里放不住话的人 ,喝了几杯酒,更是憋不住。她放下双耳杯对商臣说:“你这个不敬长辈的 东西,死到临头了还不知趣,摆什么太子的臭架子!” 商臣一听,连忙离开几案,走到江芈面前跪下说:“姑母大人,刚才小 侄跟您开个玩笑,多有得罪,望您大人不记小人过,小侄给您赔罪了。不过 ——姑母所言小侄死到临头,不知何意?” 江芈说:“你呀,都成大人了,还这么淘气!实话告诉你吧,你父王觉 得你不成气,要废黜你,另立太子。这是你父王亲口对我说的,难道你不是 死到临头吗?”商臣让江芈把话讲完后,连声赔罪,有口无心的江芈也就消 气了。姑侄二人一释前嫌,对饮起来,直到半夜方休。 商臣从姑母口里套出了真实情况,天不亮就派人去把潘崇叫来商量对策 ,潘崇思考了片刻,试探道:“情况紧急,太子你随时都有杀身之祸。与其 被人杀掉,还不如先发制人,除掉对手,不知太子有无这个胆量。” 商臣立即回答:“这有何难?胆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先生,你说怎 么办我就怎么办。” 潘崇把大腿一拍,连声说:“有胆量!我看说动手就动手,事不宜迟, 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过了一段时问,商臣用重金买通了宫廷尹,并与他订了生死约。公元前 626年冬十月丁未这一天,商臣率卫队包围了王宫。他手提宝剑,穿过宫门 ,满脸杀气。宫里人见了,谁也不敢阻拦。商臣怕他们走漏风声,见宫人就 杀,一时间宫人四处逃命。楚成王正在大殿批阅竹牍,忽然有个宫人慌慌张 张跑来报告。他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王,不好了,太子带兵杀进宫来了 !”成王一听,感到事情不妙,正准备出门去调动军队。不料门外冲进一伙 手持刀剑的士卒。为首的就是太子商臣和太傅潘崇。成王知道走不了,干脆 坐到几案前。他一边装着看竹牍,一边漫不经心地说:“先生带兵闯宫,不 知有何见教?” 潘崇冷笑一声:“大王,臣不敢见教,只有一事不明,大王为何要废太 子?” 成王说:“太子废立,乃朝中大事,何劳先生操心?” 潘崇说:“吾乃太子之师,无故废太子,臣等不服。” 成王不想与他争辩,就说:“先生想怎么样呢?” 潘崇说:“太子不能废,而要马上登基。圣人云,国不能有二主,请大 王立即退位!” 成王见大势已去,就对站在一旁的商臣说:“为父一生别无它好,只爱 吃熊掌,望能容为父最后吃一顿熊掌吧。” 商臣正欲答话,潘崇急忙插言道:“太子,熊掌一时半时熟不了,夜长 梦多,反生变故,你不能答应。”说完,转身对成王说:“大王,臣看你没 有诚意,你不如自刎算了!”成王心头一震,就听得“咣当”一声响,潘崇 把宝剑丢在成王面前。成王拣起宝剑,仰天长叹,随后把剑往自己脖上一横 。 楚成王把剑横在脖上,并没有立即自刎。他想到自己在位46年,征战一 生,使楚国的威名大振,只因为听不进大臣们的忠言直谏,过早地立了储君 太子,又没有亲自管教,以致招来逼宫杀身的横祸,不觉老泪横流。他握剑 的手颤抖起来,没想到宝剑掉在地上。太傅潘崇见成王不肯自刎,就催促道 :“大王,您不要指望救兵了,没有人来救您!”成王见事已至此,无可奈 何地拣起宝剑,自刎身亡,倒在地上。现在民间流传的“熊掌难熟”的典故 ,便出自这里。 楚成王自刎以后,商臣以储君的身份登上王位,称为穆王。穆王临朝以 后,谎称成王暴病而亡,并讣告各诸侯国。各国诸侯接到讣告,派使臣前来 吊唁,穆王请国师选择了黄道吉日,为成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由于潘崇在 这次宫廷政变中立了头功,被拜为太师,掌管国事,成为穆王的决策人。 P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