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是镜子
作者简介
马少华,男,1980年生,现居山东济南。历史杂志《旧闻新知》主编,已出版图书《世相西游》《百年口号》《民国碎片》等。《读者·原创版》签约作家。
内容简介
仁者无敌,误人子弟 说起“武王伐纣”,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一边 是英明神武的周武王,加上一位半神级的姜子牙,另 一边是堪称中国历代昏君楷模的商纣王,用孟子的话 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其结果 是可想而知的。 按照几千年来的说法,这场战争是这样的:公元 前一千年左右(至于具体时间,伟大的历史学家们已 经考证出了二十多种说法,此处略过),周武王趁着 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 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 道,率领四万五千人的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正在酒池肉林寻欢作乐的商纣王听说后很纳闷儿 :“我是天子,老天爷就是我爹,我爹有什么话不直 接跟我说,干吗还要让一个外人来转告我?” 不过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自然不会 把“老爹”的话放在眼里,当下便召集70万大军(以 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 “王”。一边是4.5万人,一边是浩浩荡荡的70万大 军,商纣王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幕:15个人 围殴1个人(这场面太血腥我不敢看)。 这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不可思议的场 面出现了:还没等双方交战,70万商军便集体倒戈, 杀向朝歌!延续五百多年的商朝就这样灭亡了,没有 出现期待中的大决战,却出现了一幕极其吊诡的临阵 倒戈! 几千年来,这次事件被无数次地传扬,周武王就 此成为明君的代表,商纣王也就此成为昏君的典范, 而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也被定论为反抗暴君的弃暗 投明。以有道伐无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一切都是那 么的顺理成章。 然而,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顺理成章”的 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70万商军的临阵倒戈 ,看似自然,却充满了说不清的吊诡。 说它吊诡,首先得了解奴隶社会的特点。在奴隶 社会,奴隶从属于奴隶主,没有自主权,也没有人会 想到反抗,所谓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都 是后人强加到人家头上去的,奴隶们还没有这个觉悟 。要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底层人民反抗暴政还是 在800年后的秦朝末年。如果非要在历史上找一个奴 隶造反的例子,不好意思,你只能去找古罗马的斯巴 达了。况且,斯巴达起义其实比咱中国的陈胜吴广起 义还要晚130多年(再次为中国古人的领先而自豪) 。 所以,在奴隶社会的巅峰时期——商朝末年,发 生奴隶大军临阵倒戈,实在是很可疑的。其实翻开那 时的史料,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身影,这个人叫胶 鬲。说起胶鬲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一时想不起来, 其实在中学课本中我们就知道他了。在孟子著名的“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