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精)/迦陵讲演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122/03/20221122032228438.jpg)
出版社: 北京大学
原售价: 42.00
折扣价: 26.80
折扣购买: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精)/迦陵讲演集
ISBN: 9787301256008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1950年代任台 湾大学教授,并在淡江大学与辅仁大学任兼职教授。1960年代应邀担任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后定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曾于1980年代至1990年代再度赴美,在耶鲁大学、印地安那大学讲学,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1970年代末返大陆讲学,先后任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客座教授,1996年在南开大学创办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设立“驼庵”奖学金。2008年,荣获中华诗词学会颁发的首届“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2012年6月获聘中央文史馆馆员,2013年荣获由中央电视台、文化 部、国 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 院侨务办公室、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共同主办的“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年度人物奖。 叶嘉莹一生从事中国古典诗词的教研,擅长以深入浅出的文字,把当代西方文学概念融会、应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探讨和诠释。她天资敏慧,才思出众,加上典雅细腻的文笔,以及浮世坎坷的忧患经历,使她在谈诗论词之际,以直悟配合精析,见解独到,卓然成家。
我刚才讲张惠言的《水调歌头》五首的第一首, 我对于张惠言这个作者有了一个简短的介绍,那么他 的这个学生,我现在也想简单地介绍一下。 在张惠言的文集里面,有一篇序,这篇不是说我 们写一本书,前面写的一个序。古人所谓序,有所谓 赠序,就是写一篇文章送给一个朋友,比如说像韩退 之《赠孟东野序》之类的,就是送给一个朋友的赠序 。在张惠言的文集里边,有一篇文章,叫《赠杨子掞 序》,就是送给这个学生的一篇序。不过这篇序虽然 是张惠言写的,可是并不是张惠言自己要写给这个学 生的,而是代人所作。张惠言有几个学生,其中一个 学生要送给这个杨子掞一个赠序,他请老师替他做了 。也因为是老师,大概特别欣赏这两个学生,所以张 惠言这位老师就替这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赠给那个学 生。 那么从这个老师的角度,老师怎么说的呢,老师 替他那个学生,赠序的学生说,“先生数言”,他说 我们的老师常常提起来说,“子掞可与适道”啊。说 这个学生可以跟他“适”,“适”就是往,就是这个 学生可以跟他一同去追求学道。这个学道不一定是修 行,入到终南山里面去学道,这个学道是我们儒家说 的“士志于道”。这是孔子说的,一定要追求的是道 ,道就是一种最高的,一种做人的理想和标准。 他说老师常常夸奖,说这个学生可以跟他一同去 追求儒家的道。而且这个文章里面还有一段话,杨生 自述其学道之经历,这个学生要学道。很多学生是听 老师说学道,然后说我们也要学道。可是学道是那么 简单的事情吗?学道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吗?你如果真 是要学一个最高的标准,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孟子说“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你能够做到这样子么? 孔子也曾经说追求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论 语》里面有一段说了,有的人是可以跟你论道、谈道 ,说起来头头是道,可是,没有一丁点儿实行,都是 空言、诳言、大言。所以有的人是可以论道,但不能 够真正地追求道。有的人“可以适”,就是往,就是 追求道,但是不可以立,他站不住脚。他今天这边追 求两下,明天那边追求两下,他不能够持守住啊。孔 子说“可与立”,就算有一个人他追求一个道,他也 守住了,他立定了,孔子说,还不可“与权”呢。权 就是权力的权,也就是权变之权。他说有的人是论道 ,可与言,你可以跟他说,但是你不能跟他“适道” ,不能够追求;你可以跟他去适,去追求这个道了, 他不可“与立”,他不能持守住,他今天也追求明天 也追求,这边走两步那边走两步,他不可以立;可是 孔子说还有一个最高的境界,是“可与立”,还要“ 可与权”呢!就算有一个人,他要追求道,他也持守 住了,但是他不知道权变,也不行。 孟子说,圣人有几种。“伯夷,圣之清者也”, 反正我身上不能沾上一点污秽,圣之清者;“伊尹, 圣之任者也”,可以五就汤,五就桀;“柳下惠,圣 之和者也”,不羞污君,不耻恶名,我侍奉一个国君 ,这个国君不是一个理想的国君,我做了这件事情被 你们大家不谅解,我不畏惧,我不逃避。像伯夷,如 果我做了这件事情是不合乎清者的道德,我就不做, 因为我不愿意玷污我清者的持守。而柳下惠,我不怕 我自己的玷污,该做我就做了,所以每个人的持守不 同。而孔子,孟子说是“圣之时者也”。应该清的时 候就清,应该任的时候就任,应该和的时候就和,那 是权,那就是权变。权是一个秤杆,上面有个秤砣, 你要让它保持平衡,你不能老在这里,这边重了这边 就斜下去,这边轻了那边又斜下去了,所以你要随时 调整你这个秤砣,你才能保持它的平衡。 但是一般人,没有这个调整的智慧,能够认定一 个法则遵守就不错了,是不可“与权”。所以追求道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张惠言说,这个学生自述其为 道的经过,说“子掞尝自言:‘自吾闻仁义之说,心 好焉。’”我听老师讲到道,讲到仁,讲到义,我内 心也向往,我也要追求。“既读书,则思自进于文词 。”我听老师教我们读书、读文章,我也想把文章写 好。所以老师说道,我也想追求道;老师说文,我也 想学文。可见杨生确有好学向道之心。不过杨生也曾 经说他有过内心的矛盾,谓其往往“忽然而生不肖之 心”,可是他忽然间会动了一些不好的念头;有“乖 沴之气”,有一种邪恶的、不正当的气;“类有迫之 者”,我也不愿意做这样的坏事,不愿意有这样不好 的念头,可是不知道怎么样我就有了,我就做了。这 种矛盾跟痛苦,也是一个好学向道之人可贵的一种反 思。所以现在张惠言就勉励他的学生,在追求道的时 候,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怎样去面对。P35-38
《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2014“中国好书”获奖作者、词学宗师叶嘉莹女士*新力作。在中国及海外,叶嘉莹是当今传播中华古典诗词表达***的人。她的语言有一种魔力,将读者不知不觉地带入诗词优美的境界。她对词的评赏,细腻精到,跟着她的解说,读词没有任何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