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8.40
折扣购买: 毛泽东读《红楼梦》
ISBN: 9787547012994
.
作为人民领袖,毛泽东 交际广泛,与各行各业的人 们都有交流,他认为读小说 不只是作家的事,不只是文 学爱好者和文化人的事,而 是各行各业的人都要有的一 种修养,一种储备和积累。 他把《红楼梦》推荐给各类 人员阅读,似乎它是各类人 员的共同教材。 文工队员要看看《红楼 梦》。1953年朝鲜停战后 ,志愿军第十二军文工团演 员余琳奉调回北京,学习舞 蹈和服装制作,不久调入中 南海中央警卫团文工队。那 时,中直机关常举办舞会, 文工团员们常陪中央首长跳 舞。有一次,余琳陪毛泽东 跳舞。毛泽东问余琳平日学 什么,余琳回答:“学您的 著作,还有马克思、列宁的 著作,还看看文艺书籍。” 毛泽东摇摇头说:“那还不 够,不够。你们要看看《三 国演义》《红楼梦》。每天 的《人民日报》也要读,还 应该学学外文,我都在学外 文。你们年轻,要多学一点 ,学深一点。”不久,毛泽 东就让自己的秘书田家英给 文工队讲了《红楼梦》。这 件事对余琳影响很大。她感 到自己年纪轻,文化程度不 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由此产生了考大学去念书 的想法。(李瀚:《墨海洪 波涌芙蓉》《穿越硝烟—— 原十二军文工团老战士文集 》,白山出版社2000年10 月版,第552页)吴凤君也是 中央警卫团文工队的队员, 她在回忆录中说:主席与我 们谈话时常常问到学习问题 ,我记得他不止一次地告诉 我:要养成每天看报的习惯 ,要关心国家和世界上发生 的事情,不然就变成了聋子 、瞎子了。他经常问我都看 什么书,喜欢读什么书。有 一次我告诉他我订了一份《 新观察》杂志,我很喜欢看 。他听了笑着说:“要学会 观察事物不是很容易的。你 好好学习一下如何观察人, 如何观察事物吧。”主席问 我看过《红楼梦》吗。我说 看过,只是其中许多诗词看 不懂,还有许多不认识的字 。他说:“多看几遍就懂了 ,那些字不认得记下来问我 。”后来我又看了《红楼梦 》,其中的疑难字通过查字 典,向周围同志请教也认得 不少,我未去打扰他老人家 。但他对我们的教诲是极有 耐心的。(吴凤君:《在毛 主席关怀下成长》,《缅怀 毛泽东》下册,中央文献出 版社1993年12月版,第681 页) 搞公安的也应该看《红 楼梦》。毛泽东在广东珠江 游泳休息时,问省公安厅长 薛焰:“最近读过些什么书 ?你看过《红楼梦》吗?” 薛焰回答:“这是本文艺书 ,我是搞公安的,没有看过 。”毛泽东便认真地说: “搞公安的就不要看?你 知道那里面有多少人命案子 呀!这是一部讲阶级斗争的 书,应该看看。你最少要看 上五遍才能搞清楚。”“这里 面有你们学习的。书内有四 大家族,你知道吗?”(薛焰 :《光辉的形象亲切的教导 》,《广州文艺》1977年 第5期。转引自《毛泽东谈 文说艺实录》,长江文艺出 版社1992年5月版,第151 页) 学医的要关心祖国的优 秀文化遗产《红楼梦》。据 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汤沛 回忆:一次吃饭时主席对我 们说:“你们这些学医学的 ,不能光看医学书籍,要多 看些其他书籍。”并进一步 教导我们:“我们中国人要 关心祖国的优秀文化遗产, 一定要精读《红楼梦》《水 浒传》《三国演义》《西游 记》等名著。”主席兴趣所 至,在餐桌上深入浅出地给 我们讲解这些书中的某些片 断和情节以及它们的意义。 周末的晚餐桌上成了他老人 家考我们的场所。当然这也 是我们增长知识的场所。( 《中华儿女(国内版)》1995 年第9期,第12页) 摄影师要看五遍《红楼 梦》。1954.年初,毛泽 东在杭州主持起草中华人民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有一天 爬山,他对身边的摄影师侯 波说:“你现在看什么书啊 ?”侯波说:“《红楼梦》。 ”“看得懂吗?”“看故事呗。 ”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久了, 侯波说话也就随便多了。“ 你要看五遍才有发言权。” 毛泽东说。“我一遍还没看 完哪。”“那样的社会,那样 的家庭,你们没看到过。只 能看看故事。”(侯波:《毛 泽东身边二三事》,《毛泽 东在浙江》,中央党史出版 社1993年11月版,第132页 ) “你去读《红楼梦》吧” 夺取政权的战争年代, 毛泽东带起来的各级领导, 多数是出身贫苦、文化水平 不高的工农干部。这些人斗 大的字不识几升,更不要说 读过《红楼梦》了。这也怪 不得这些干部,是时代条件 使然。毛泽东找这些工农干 部谈话,要求他们“知识化” ,对他们进行文学启蒙,一 条基本的要求就是“学点文 学”。P016-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