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红色文化

江西红色文化
作者: 编者:舒醒|责编:胡青松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26.60
折扣购买: 江西红色文化
ISBN: 978755003471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安源精神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投身于实际革命运动,首先 集中力量从事工人运动。在党组织的发动和领导下,中国 工人阶级的觉悟很快得到提高,工人运动开始出现蓬勃兴 起的局面。从1922年初开始,到湘赣边区秋收起义爆发, 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在江西的斗争。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 安源工人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夺目的一页。 无论是其斗争形式、内容还是产生的社会影响都是历史性 的,在中国早期的工运史上独树一帜,奠定了安源在中国 工人运动中的摇篮地位。 第一节 中国工人运动摇篮的形成 从1921年下半年开始,上海、武汉、广东、湖南、直 隶等省市和航运、铁路、采矿等行业相继爆发工人的罢工 斗争。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 运动形成了以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的第一次高潮,前后 持续时间达13个月之久。在此期间,爆发的罢工斗争达100 多次,参加罢工的工人达30万以上。工人运动的迅猛发展 ,锻炼了工人阶级队伍,巩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中 国共产党和工人阶级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为了加强对日益 高涨的工人运动的领导,加强工人阶级的内部团结,中国 共产党于1922年5月上旬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名义,在 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这次大会是中国工人阶 级第一次全国性的盛会。到会代表来自12个城市,共173人 ,代表着110多个工会和34万有有组织的工人。大会总结以 往工人运动的经验,接受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把反帝 反封建作为工人运动的基本目标。大会讨论并通过《八小 时工作制案》、《罢工援助案》、《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 案》和《惩戒工界虎伥案》等十项决议案,并公开发表《 全国劳动大会第一次会议宣言》。宣言分析了中国工人阶 级遭受痛苦的根源,指出摆脱痛苦的道路,号召全国工人 阶级团结起来,削平行帮,消除隔阂,不分地域,不分党 派,不分男女老少,联合成—个阶级战线,反对国际帝国 主义和封建军阀。大会决定在全国总工会成立以前,委托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为全国工会的总通讯机关,并负责召 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 党的二大对工人运动给予密切关注,大会通过的《关 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要求:各地党组织集 中力量组织产业工人工会,如铁路、海员、五金、纺织工 会等;工会工作必须把工人阶级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 合起来,工会应该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而努力; 同时还必须领导工人开展斗争。党的二大后,工人运动继 续高涨,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就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的。 一、二十世纪初安源的社会状况 萍乡县位于江西省西部,东靠宜春县、安福县,南邻 莲花县和湖南攸县,西接湖南省醴陵县,北连湖南省浏阳 县。1916年,全县总人口为59万。19世纪末以前的萍乡生 产力低下,经济发展落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业和手工 业是萍乡社会生产的主要形式。除从事农作外,农民还兼 营小煤窑、石灰、陶瓷、造纸、鞭炮、夏布等开采业和手 工业。清代中期,萍乡发现了较多的煤矿,各地小煤窑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