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女对话

父女对话
作者: 陈冠学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原售价: 56.00
折扣价: 32.00
折扣购买: 父女对话
ISBN: 9787569939491

作者简介

陈冠学:曾受学于牟宗三,散文家,哲学家,受人景仰的国学教师。 散文集《田园之秋》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光辉灿烂的田园随笔”,被当作是台湾文学重要的经典之一。? 陈冠学致力于做一位实践陶渊明生活形式的哲学农夫,20世纪80年代初,他辞去教职,搬回乡下老家,过着深居简出的隐居生活。隐居期间,陈冠学照顾小女儿的生活,和女儿一起成长的点点滴滴,写成《父女对话》一书。 追寻了一辈子人生的意义,能够轰轰烈烈给人世做一番事业固然是好,但会有比一片永远安祥的心境更好的成就吗?

内容简介

山 老家在偏僻的山脚边,不是五光十彩的都市,而是天造地设一色绿的山野。小女儿刚回来,第一个最攫引她的便是东边的山,尤其是那高出一切的南北太母,只要是空旷无遮蔽的地方,一定东顾看山。也许山是天地间她所见到超出一切、无匹类的、独特的崇伟实体;天虽是高而广,在她的眼目里,只是抽象的虚影,一点儿也不实在。山才是她所见世界唯一实在的“大”,因此山攫引了她的眼目。 一天,云霭遮蔽了山,小女儿惊讶地问: “爸爸,山哪里去了?” 真是世界第一件大事,世界独特的大,怎会不见了?可能哪里去了呢? “你说呢?” 小女儿思索了片刻,兴奋地说: “山玩去了!” “是的,山大概到东海边玩去了!” “他回来时,会不会带糖果给我呢?” “山公公也许记得,也许会忘记了。” “山公公不会忘记的,他是我的好朋友啊!” 第二天,云霭散了,小女儿欢呼着: “爸爸,山回来了!” 可是她早忘了糖果的事,她看到山只是欢喜。 “爸爸,我们去看山公公!” “单是我们父女,是不能去的,那要跟几位叔叔准备好了才能去。” “不嘛!骑机车去!” “那只看得到山宝宝,看不到山公公。” “好嘛!先看山宝宝,待爸爸约好叔叔们,再去看山公公!” 于是老父载了小女儿到了山脚下,小女儿摸摸山崖 说:“山宝宝乖!” 小女儿满意了,我们就顺坡地回家来,一路上还时时停下来让她拿手指头去触触路边的含羞草,见着羽叶合闭,她心里觉得好神奇啊,她将含羞草当害羞的小姑娘看待。 回来后,一天,小女儿在庭中玩,忽然问: “爸爸,有没有山种子?” “什么呀?” “山种子呀!有山种子的话,在庭里种一颗,庭里就会长出山来了,我要跟山宝宝玩!” 老父抚摸着小女儿头顶说: “乖!” 一天午后,父女俩散步来到了一条高垅上,坐下来看山。老父喜欢看衬着晴天的岭线,由北而南,划成一条起伏无定近百公里柔和的山稜,非常的美,小女儿也不停地赞美。最后老父收回视线,归结在南北太母的最高稜在线。 “山顶上有整排的树,一棵棵明朗朗的,看到没有?”说着老父指给小女儿看。 “看到了,爸爸,像一把把雨伞。” “是啊,山上有许许多多的树,它们是山公公的伞,日来遮日,雨来遮雨。” “爸爸不是说,贪心的人把树都砍光了吗?” “是啊,在更北方,贪心的人把山上的树都砍光了。” “可怜的山!日来就没有树遮日,雨来就没有树遮雨了。他们年纪大不大?” “都很大了,都是山公公啊!” “他们都怎样了?” “山公公的皮被日头晒裂了,被雨水冲掉了,都见到赤精精的肉了。” “好可怜的山公公!” 停了好一会儿,小女儿忧伤地问: “山会死去吗?” “是的,迟早都会死去。” 于是小女儿拉了老父的手,低着头无力地说: “爸爸,我们回去吧,不要看山了!” 见着小女儿小小的心灵里有了荫翳,老父很觉得难过;可是等到第二十九号沿山大驰道开辟,这一条山岭生机就要日斫了,到那时就连南北太母也要死去,这是事实啊! 第二天,小女儿早忘了昨日的事,老父载了她到市镇去,要坐火车到大城市看有好多层旋转电梯的大百货公司,一路上她一直跟山挥手、说话。 “爸爸,山也跟着我们跑呢!” 她好高兴哟! “再见!我们晚上就回来了,再见!” 到了高雄,她看见了打鼓山,惊喜地直拍手说: “爸爸,山也来了!” “嗯,山也来玩了!” 小女儿跟打鼓山挥手说: “不要贪玩呵!天黑前要回家,不要走迷路呵!” 晚上回家,小女儿一直担心山迷了路回不来,一路往东边看,星夜又看不清。 第二天,看见山仍好好儿在那里,她好高兴,喊着: “爸爸,山回来了!” 草 每次带小女儿出去,在村路上、阡陌间散步,小女儿每喜欢摘草花,几乎见一样就摘一样。初时她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夹着,越摘越多,终于夹不牢,便一样样掉落,于是小女儿就交给乃父来拿,乃父只好插在白衬衫的胸口袋上。一路散步下去,乃父的胸口袋终于插满了草花,五彩缤纷,仿佛当了老新郎一般。 “爸爸,这是什么花?” “是紫花藿香蓟。” “这是什么花?” “是龙葵。那么小你也采吗?” “大的小的都一样好看。爸爸,它为什么那么小呢?” “不晓得,老天造它时就那么小了。” “为什么造得那样小呢?” “老天大大小小都造了。还有更小的呢!” “是呀,这一样更小,那是什么花?” “那是假咸虾。” “怎么是假的呢?它又不是虾!” “祖母管它叫疔仔草呢!” “钉子吗?” “不是钉子的钉,是生在面上的毒疮的疔。” “它能治疔吗?” “祖母说能治疔。有人叫它一枝香呢!” “不止一枝呀!” “它那紫色的花头很像香火。” “爸爸,这些花都是老天造的吗?” “是呀!都是他创造的。” “爸爸,你见过老天没有?” “没有。” “那你怎么晓得有老天?” “老天就在那儿,看不见,却可以感觉到。” “爸爸,你真了不起,我就感觉不到。” “你也可以感觉到,你不是爱这些花吗?我们家里用的东西每一样都要人来造,这些花一定也是造的。” “嗯,是造的!但是我没有看见老天造它。” “老天是交给自然律来造的。” “什么是自然律?” “自然律就是一种规则,比如说,你手指一放,你夹的草花就一定掉下去,这也是自然律。你试试看!” 于是小女儿连续试了好几遍,试得兴致高昂起来。 “真奇怪,怎么老是往下掉?” “若是东西不一定往下掉,可以横飞,那不太可怕了吗?瓦片可以左飞右飞,岂不时常打破人头,人怎么生活呢?” “爸爸,我懂得了,老天真伟大!” “嗯!乖!” 家里庭面上也有许多草,不是我不忍拔除,是我喜欢它们。小女儿一天里有一半时间都在庭面上,不是玩草便是玩小石子。她用小石子来筑长城,一块接一块,把一些草围起来。 “乖乖的,没有坏人能害你。” 她对围城中的草说。而事实上,那些草的确也没有天敌,它们演化出不受侵犯的本领,虽然草上或许就生有青虫,却看不出受过侵害。 小女儿很喜欢拔鼠尾粟,也不晓得她拔它做什么,也许她就是爱那鼠尾似的长穗吧! 有时候小女儿随便找出一个可盛水的饼盒盖或是装底片的圆盒身,盛了水,拔一株小的咸丰草或心叶母草放在里面。头一两天草依旧欣欣向荣,几天后老父就偷偷给换了新,小女儿似乎没觉察到,但久之也就忘了。 “爸爸,这鼠尾粟为什么独自伸出那么高,那么长呢?” 有时候小女儿忘记了草名,就只说“这草”。她对草的名字并不热心,时常反复问过几次还是忘记了。这就好像一群同邻里的小孩子们在一起玩,很少听见他们彼此喊名字一般。对于他们,现存在是最实在的,名字反而显得虚无。 “爸爸,我很喜欢草。” “为什么?” “草是永远不会离开的好朋友。” 花蜘蛛 这一阵子,小女儿热衷于追逐小灰蝶,庭面屋边,追个不停。 “爸爸,人家要一只小蝴蝶!” “小蝴蝶那么乖,让它自由自在飞,不是很好吗?” “不嘛,人家要捉一只!” “怪可怜的,捉到会捏死的。” “不会嘛,轻轻捏着,不会嘛!” “小蝴蝶不比小金英的花大,你玩小金英的花,不玩蔫了吗?” “不,人家要!” 小女儿噘着嘴,几乎要哭出来了,老父不得已,只好试着俯身去捉。小灰蝶像一小片闪烁不定的光,哪里捉得到? 一天早晨,小女儿在草莓叶上发现了一只白蜘蛛,拉着老父去看。那是一只花蜘蛛,样子像只小白螃蟹,在大片的绿色中,不仔细看,真像一朵小白花,怪不得半个钟头后,它捉到一只小灰蝶。 “爸爸,花蜘蛛捉到了小蝴蝶啦!” “真的吗?” “爸爸,我要。” “怪可怜的,可是那是花蜘蛛捉到的,怎好抢人家的东西呢?” “不,人家要!” 拗不过小女儿,老父硬从花蜘蛛的虎口里抢下了小灰蝶。只一眨眼工夫,小灰蝶腹部早已被花蜘蛛吸瘪了。放在纸片上,交给小女儿。小女儿拿了放大镜,效乃父观察花草虫豸,一板一眼地审视着,像个小博物家。 第二天,小女儿发现花蜘蛛又捉到一只小灰蝶,老父只得又扮强梁的角色。小灰蝶剔落时,才发现地面上也有一只。这花蜘蛛真可怕啊! 这一天,看见小女儿拿了芦苇秆,在草丛中驱赶,不多久,她蹦蹦跳跳跑进屋来,告诉老父花蜘蛛捉着小蝗虫了。小女儿在庭边撒下了外国牵牛的种子,居然出了一株,叶子给尖头蚱蜢(本地叫观音)、螽蝗啮得没一片完整。这回小女儿用芦苇秆让一只未成年的螽蝗爬着,带到花蜘蛛停的草莓叶上,在一边冷眼观看。花蜘蛛果然攫住了小螽蝗。 “你这个孩子,真是的。” 老父赶紧捡了一块小尖石,企图救下这小螽蝗。小螽蝗肚皮胖,花蜘蛛咬得牢固,怎样也剔不开。用力弹了一下,弹丢了,任找找不到,还是小女儿目光锐利,在另一片草莓叶背上找到。老父严重的远视,戴了眼镜,才把小螽蝗救了下来。小螽蝗腹边淌着绿色的血,不能动弹,大概被注了毒液。几分钟后,小螽蝗死了。 此地大的蝴蝶已不多,偶尔可见到缟凤蝶(又名玉带凤蝶)、红紫蛱蝶(老书上叫橙红蛱蝶)等几种,小女儿一见就不停地追,在大太阳底下,追得满面通红,满身大汗。男童弹鸟,女童扑蝶,许久以来没改变过。 “爸爸,花蜘蛛会不会捉到大蝴蝶?” “花蜘蛛只会骗小蝴蝶,大蝴蝶要大的花吸花蜜,花蜘蛛像一朵小白花,大蝴蝶不会停下来。” 小女儿很感到失望。 “爸爸,小蝴蝶为什么不像大蝴蝶那样好看?” “小蝴蝶太小了,有颜色和白点也好看不起来。” “爸爸,给人家捉一只大蝴蝶!” “下次看到了,捉一只给你。” 第二天一早打开门,看见一只缟凤蝶掉在檐下草叶上,腹部给蚂蚁吃掉了一半,用玻璃纸给贴在保丽龙厚板上。小女儿醒来看见,高兴地直跳。 小女儿的注意力被花蜘蛛吸引住了,一起床便要看花蜘蛛,后来她发现花蜘蛛每天都捕捉到苍蝇吃。花蜘蛛永远停在叶面上,下雨刮风也未必肯躲避。一天,小女儿找不到花蜘蛛,找了许久才发现花蜘蛛吐丝黏合了一片草莓叶,躲在里面。有整整两天,花蜘蛛都没出来过,小女儿说是在蜕壳。 那天上午,父女俩上街市买点儿什物,回来不见了花蜘蛛。小女儿红着眼眶不言语。 “也许花蜘蛛放长线,趁风飞走了;也许被鸟儿吃掉了。” “飞走了!飞走了!爸爸,它怎么飞呢?” “大风来时,花蜘蛛放出长线,风就连着长线把它带走了。” “爸爸,把花蜘蛛找回来!” “也许明天它就回来了!” “爸爸,它为什么走了呢?” “爸爸问你,它为什么来了呢?” 《田园之秋》作者陈冠学父女书。 最好的养育和陪伴是守护一个孩子的灵感和心灵 朱学东、蔡颖卿作序推荐,《三联生活周刊》插画师范薇倾心作封面插画和内文插画, 朱永新、黎戈、宁远、洁尘 诚意推荐。 陈冠学:散文家,哲学家,受人景仰的国学教师 文学地位——入选台湾当代十二大散文家、台湾新十大散文家。同位列入的有:张晓风、简祯、林清玄、王鼎钧、余光中、刘克襄、林文月、琦君。 文学代表作《田园之秋》,自然文学经典之作,荣获:《中国时报》“时报文学奖”散文推荐奖,吴三连文艺奖散文奖,“台湾文学经典名著30”,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导师推荐书目,被誉为中国版《瓦尔登湖》,是现代陶渊明的田园神话。 哲学思想——师从牟宗三,学贯中西,专注于研究庄子,学术著作有《庄子新注》《庄子传》。由于研究庄子的关系,向往田园和自然,致力于陶渊明的田园生活方式,归隐田园三十年。 散文作品——多篇作品选入中小学教材。 《养育女孩》文学版,一代大家给孩子的最初文学启蒙和自然养育 一个父亲的心田耕种笔记,教孩子读懂大自然,《父女对话》媲美《田园之秋》。 45篇质朴真趣之作,陈冠学以渊博的博物学知识和哲学思想,为5岁女儿讲解天地宇宙、风雨雷电、山林溪石、虫蛇鸟兽,通俗易懂,甚至不乏哲思深意,试图让她感知宇宙韵律的奥妙。对女儿而言,父亲是通灵者,与一切生命的灵魂相通;对父亲而言,女儿是救赎者,粲美如阳光,恒常照亮父亲的暗郁心房。 一个浑身带着清香味的五岁小女孩对生命的好奇与认真,而陈冠学的温暖和智慧也让人动容。 大师的养育理念:更有意义的人生是,拥有一片永远安祥的心境 陈冠学退隐田园三十年,成为一个真正的农夫。他对万事万物自得自在的生趣摹写得尤为传神,十分精彩,触动我们灵魂深处永恒的美好! 人是从大自然里来的,谁能忘得了绿色和鸟声。在无所争、无所求的田园,体会到庄子、陶渊明的人生境界,享受生命的宁静和恬淡,我们会发现更有意义的人生是,拥有一片永远安祥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