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文分级阅读 九(五年级上)](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830/02/20240830021201670.jpg)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3.80
折扣购买: 小学古诗文分级阅读 九(五年级上)
ISBN: 9787521227161
主编简介: 崔峦,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研究员,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文教育教学领军人物。 方圆,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语文特级教师,“民族兴亡,阅读有责”“快乐大语文”理念的提出者。有《向着梦想出发》等多部专著,作“怎样做一个好老师”报告500余场。
蝉 [唐]虞世南 垂①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②秋风。 【注释】 ①(ruí):古人结在颔下帽带下垂的部分。蝉的细嘴形状与其有些相似。 ②藉(jiè):凭借。 【诗词大意】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声音从疏朗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经典赏析】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写的是蝉的形状、食性和声音,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咏物的目的是咏人。要读懂这首诗,首先要把握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垂是古代官帽打结下垂的带子,也指蝉的下巴上与帽带相似的细嘴。蝉用细嘴吮吸清露,暗示着高官要戒绝腐败,追求清廉。蝉居住在挺拔疏朗的梧桐上,与那些在腐草烂泥中打滚的虫类自然不同,因此它的声音能够清丽响亮。作者的最后评点,这完全是由于蝉能够“居高声自远”,而不是由于凭借秋风一类外力。这些诗句的深层意义无非是说,做官做人应该立身高处,德行高洁,才能说话响亮,声名远播。 【魅力链接】 虞世南抗命不和宫体 唐太宗历来倾慕南朝文化,有时对其糟粕也爱屋及乌。他曾作宫体诗,命虞世南和诗,虞世南说:“圣上诗作得确实好,但宫体诗不是什么文雅的诗作,皇上如果喜欢,下面的人一定更加厉害。恐怕这首诗一旦传开,天下便会风靡。”唐太宗受到警醒,当下收回成命。此后迷恋宫体诗的行为也有所收敛。 虞世南去世后,唐太宗作了一首论述历代兴亡的“雅正”诗篇,吟罢叹道:“钟子期是伯牙的知音,子期死后,伯牙不再弹琴。现在,虞世南已去世,我的这首诗给谁看呢?”下诏令大臣褚遂良将诗稿在虞世南的灵座前焚烧,以告其在天之灵。 初唐以后,宫体诗的靡靡之音不至于呈泛滥之势,与虞世南的忠直抗命、唐太宗的知错能改是分不开的。 ★ 精选古诗词和小古文 1-4年级每册精选古诗20首,5年级每册精选古诗25首,6年级每册精选古诗30首;1-2年级每册精选小古文5篇,3-6年级每册精选小古文10篇。每册均包含教材必读必背内容,在此基础上延伸阅读。 ★ 权威教师团队注释赏析 编写队伍由古诗文专家、诗词研究者、教材编者和语文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组成,历时十二年,遴选经典篇目,研究编写体例,反复推敲润色,力求推出理念先进,体例科学,对象明确,分级明晰,值得诵读、收藏的古诗文精华读本。 ★配备精美插图 每篇古诗文均配精美插图,由画家李钊老师绘制,不仅对古诗词的理解有帮助,还有助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扫码获取精选国学学习视频 团队老师精选了相关国学学习视频,扫码即可获得链接,助力学习。 ★装帧考究,绿色印刷 外观上,手绘封面+全新配色赋予古诗文新时代魅力;翻开后,内文版式疏朗,简洁美观。 绿色印刷,采用环保型纸张、油墨、胶水等原辅材料,符合人体健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