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的经济学
作者简介
吴荻枫:西南民族大学讲师,法学博士,参与翻译的著作有《福利国家之后》《大陆法系》(第三版)等。
内容简介
经济学教育的任务 学术经济学主要是作为 预防流行性谬误的良药,对 学生和政治领导人都大有益 处。 ——亨利·西蒙斯(Henry Simons) 引言 每年秋天,全国各地的 父母都在与将要上大学的孩 子告别。许多孩子将要远行 ,很多人会发现离家生活是 一种新体验。其中一些满怀 渴望的年轻新生将坐在经济 学的课堂上,花差不多100 美元购买一本教材(或至少 得到它的在线版本)。 他们所用的教材最有可 能是格里高利·曼昆 (Gregory Mankiw)所著 。如果教授的年龄较大,那 么他可能会选择坎贝尔·麦 康奈尔(Campbell McConnell)编写的教材。 教授如果有一定的意识形态 倾向,就可能会选择詹姆斯 ·格沃特尼 (JamesGwartney)和理查 德·斯特鲁普(Richard Stroup)编写的教材,也可 能会选择E.K.亨特 (E.K.Hunt)或约瑟夫·斯 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 )编写的教材。如果教授自 诩为偏左的非意识形态或技 术专家型经济学教授,那么 学生们可能需要学习威廉· 鲍莫尔(William Baumol) 和艾伦·布林德(Alan Blinder)编写的教材。如果 学生们非常幸运,那么他们 将被要求购买我的同事泰勒 ·考恩(Tyler Cowen)和亚 历克斯·塔巴洛克所著的《 现代经济学原理》 (Modern Principles of Economics)。如果他们极 为幸运(在此我无疑存有偏 见),遇到了品味和判断均 属上乘的教授,那么他们可 第一,回首经济学众说纷纭的发展历史,对众多经济学理论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辩证性的分析,展现经济学活力四射、生机勃勃的一面; 第二,打破各大经济学流派之间的理论壁垒,在梳理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主线经济学”概念; 第三,指明了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即经济学研究的应该是过程和规则,以及“此时此地”,而不是假设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