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37.40
折扣购买: 中国汉字
ISBN: 9787508549507
韩鉴堂,天津市人。天津师范大学对外汉语教师。1985年起从事对外汉语言文化教学和研究工作,1994年受国家教委委派赴蒙古国乌兰巴托国立大学讲学3年。出版著作:《中国文化》(1994)、《走近中国传统艺术》(2001)、《汉字文化图说》(2005)、《中国汉字》(2009)、《图说殷墟甲骨文》(2009)、《汉字文化》(2010)。在书籍报刊上发表插图数百幅;版画作品三次入选天津市美术作品展览;画像砖版画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大河文明的表意文字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总是诞生在由蒙昧通向文明的那一刻。最早的文字,就出现在闪耀着大河文明光芒的几个东方古老国家。 通向文明的时刻 大体说来,世界上的文字有两种,一种是表意文字,一种是表音文字。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文字——东方民族的古老文字,从图画发展而来,属于表意文字。大约在5500年前,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压印了楔形文字;5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在纸草上写出了象形文字;4500年前,印度河流域的印度人创造了象形的印章文字。这几种古文字最初都是象形文字。大约在4500年至3000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中国人,在陶器、骨片、青铜器上展现的汉字也是象形文字。这些不同民族的古老文字,以各具风采的象形表意形体,展示了不同的大河文明的光辉。 泥板上的印符——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了。5500年前,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创造了这种奇异的文字,这是一种用芦苇笔压刻在泥板上的印符,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好像是楔子或钉子,人们称它为“楔形文字”或“丁头文字”。楔形文字的前身还是很像图画的,属于图画式的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由苏美尔人发明,古巴比伦时期十分兴盛,共存在了3000年之久,后来逐渐消亡。在楔形文字消失2000年后的今天,刻有楔形文字的泥板已发现了75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