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佩克朵童心故事之:爱思考的兔子奇事
作者简介
著者: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 (1920—1977) 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巴西作家之一,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也是拉美文坛真正独树一帜的作家之一。 1944年出版处女作《濒临狂野的心》,这本书使巴西文学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因此获得了格拉萨·阿拉纳奖。20世纪60年代起,李斯佩克朵的写作才能获得公众认可,小说《黑暗中的苹果》获得卡门?多洛雷斯奖,儿童文学作品《爱思考的兔子奇事》获得卡伦加奖,并因其文学成就获得联邦大区文化基金会奖。1977年12月9日,李斯佩克朵去世;次年,最后的作品《生命的吹息》出版。她很难被归类为某种类型的作家,她本人将自己的风格描述为“非风格”。她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说、长篇小说、儿童文学、诗歌、摄影和绘画,其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出版。
内容简介
被誉为“自卡夫卡之后最重要的犹太作家”、20世纪最重要的巴西作家之一 克拉丽丝·李斯佩克朵,美丽而杰出的女作家 以慈母之心为孩子倾情书写“李斯佩克朵童心故事”系列 5部儿童文学作品,中文版首次出版 这是一个至今仍未解开的谜题 若昂崽崽只是一只极其普通的兔子 何以聪明到随时逃出那毫无破绽的笼子 它在千百次鼻子的翕动间,冒出新鲜的主意 至于是什么主意,我们不得而知 也许这个谜题无需被解开,让它去吧 ?顶级作家带给孩子的文学滋养,亲切灵动的口语叙事风格,充满互动乐趣。 ?以第一人称视角、妈妈的口吻讲述,宛如围炉夜话般亲切,充满互动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作为母亲的李斯佩克朵始终在照顾孩子的情绪、回应孩子的具体问题,同时尽量贴近孩子的思维及想象,也让作为听众的孩子体验到参与其中的乐趣。 ?以兔子的出逃暗喻不愿受束缚的孩子,启发读者重新审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以充满幽默调侃的语气谈论兔子以“翕动鼻子”这种感官的、本能的方式来认识、思考世界,虽然这种方式很原始,但也十分有效,它引领兔子从单纯寻求食物满足跨入更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就类似儿童的思考方式,颇令成人百思不得其解。作者在暗示父母,无需(也不可能)完全搞懂孩子的所思所想,要学会给他们自由、包容他们的自我。 ?不拘一格的几何形状插画,赋予故事画面更多的解读空间,简单中暗藏着玄机。 ?几何图形赋予画面更具延展性的解读空间,看似简单,实则是多维度的。红色的三角形就是兔子不断翕动着的小鼻子,并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出现在大部分的页面上,它仿佛成了一个代表思考的符号,贯穿故事的始终。 特别的光栅封面,疏朗方形开本,装帧精美复古,给予孩子一份珍贵的文学礼物。 本书为“李斯佩克朵童心故事”系列丛书之一,全系列采用特别设计的光栅封面,充满动态美,提升书本装帧的趣味性与设计感。 封面纸张采用白牛皮纸,色调淡雅,具有磨砂质感,透出典雅而复古的文学气息。 12开疏朗方形精装版本,内文采用140g胶版纸,厚实柔韧;全彩印刷,还原各种风格的插画。 附赠专业导读,由资深葡语译者、大学副教授张晓非撰写,帮助读者深度解读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