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南道尔自选(12篇最佳福尔摩斯探案)

柯南道尔自选(12篇最佳福尔摩斯探案)
作者: (英)阿瑟·柯南道尔|译者:健威
出版社: 九洲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23.36
折扣购买: 柯南道尔自选(12篇最佳福尔摩斯探案)
ISBN: 9787801956415

作者简介

阿瑟·柯南道尔,英国杰出的侦探小说家、剧作家,被誉为“英国侦探小说之父”。1859年出生于英国北部城市——苏格兰首府爱丁堡。1876~1881年,他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后曾行医十余年;其间对撰写侦探小说产生了浓厚兴趣。1886年,他的第一部长篇侦探小说《血字的研究》完成,几经退稿后终于得以发表。之后不久,《四签名》问世,大受读者欢迎;柯南道尔小说里塑造的福尔摩斯神探形象为读者所接受。面对着自己文学创作的成功,柯南道尔决定弃医从文,专职于写作,相继创作出版了一系列短篇小说,汇集成《冒险史》。1894年,柯南道尔本想停止侦探小说的创作,并在《最后一案》一书里让福尔摩斯死于激流中。然而,广大读者对此十分愤慨,提出抗议;于是柯南道尔只得在《空屋》一书里让福尔摩斯死里逃生。他后来又写出了《巴斯克维尔的猎犬》、《归来记》、《恐怖谷》。1930年,《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整理出版;同年,阿瑟·柯南道尔去世。

内容简介

事情发生在一八八三年四月初。一天早上,我一觉醒来,发现歇洛克 ·福尔摩斯穿得整整齐齐,站在我的床边。他是一个爱睡懒觉的人,而壁 炉架上的时钟,才刚七点一刻,我有些诧异地朝他眨了眨眼睛,想这么早 叫醒我干什么呢?因为我的生活习惯是很有规律的。 “对不起,把你叫醒了,华生,”他说,“但是,你我今天早上都不 能睡懒觉,先是赫德森太太被敲门声吵醒,接着她报复似的来吵醒我,现 在是我来把你叫醒。” “那么,什么事——着火了吗?” “不,是一位委托人。好像是一位年轻的女士来临,她情绪相当激动 ,坚持非要见我不可。现在她正在起居室里等候。你瞧,如果一位年轻的 女士一清早就把还在梦乡的人吵醒,我认为她定有紧急的事情,她不得不 找人商量。假如这是一件有趣的案子,那么,你一定希望从一开始就能有 所了解。所以,我无论如何应该把你叫醒,给你这个机会。” “我的老兄,那我是无论如何也不肯失掉这个机会的。” 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观察福尔摩斯进行专业性的调查工作,欣赏他迅速 地做出推论。他推论之敏捷,犹如单凭直觉做出的,但却总是建立在逻辑 的基础上。我匆匆穿上衣服,几分钟后准备就绪,随同我的朋友来到楼下 的起居室。 一位女士端坐窗前,她身穿黑色衣服,蒙着厚厚的面纱。她在我们走 进房间时站起身来。 “早上好,小姐,”福尔摩斯愉快地说道,“我的名字是歇洛克·福 尔摩斯。这位是我的挚友和伙伴华生医生。在他面前,你’可以像在我面 前一样谈话,不必顾虑。哈!赫德森太太想得很周到,她已经烧旺了壁炉。 请凑近炉火坐坐,我叫人给你端一杯热咖啡,我看你在发抖。” “我不是因为冷才发抖的,”那个女人低声说,同时,她按照福尔摩 斯的请求换了个座位。 “那么,是为什么呢?” “福尔摩斯先生,我是因为害怕。”她一边说着,一边掀起了面纱, 看得出,她确实是处于万分焦虑之中,样子很令人怜惜。她脸色苍白,神 情沮丧,双眸惊惶不安,酷似一头被追逐的动物的眼睛。她的身材相貌是 三十岁的模样,可是头发却夹杂着几缕银丝,一副未老先衰萎靡憔悴的模 样。歇洛克·福尔摩斯迅速地从上到下打量了她一下。 “你不必害怕,”他探身向前,轻轻地拍拍她的手臂,安慰她说,“ 我们很快就会把事情处理好的。我知道,你是今天早上坐火车来的。” “这么说,你认识我?” “不,我注意到你左手的手套里有一张回程车票的后半截。你一定是 很早就动身的,而且在到达车站之前,还乘坐单马车在崎岖的泥泞道路上 行驶了一段漫长的路程。” 这位女士猛地吃了一惊,惶惑地凝视着福尔摩斯。 “这里面没什么奥妙,亲爱的小姐,”福尔摩斯笑了笑说,“你外套 的左臂上,至少有七处溅上了泥。这些泥迹都是新沾上的。除了单马车以 外,没有其他车辆会这样甩起泥巴来,并且你只有坐在车夫左面才会溅到 泥的。” “不管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你说得完全正确,”她说,“我六点钟 前离家上路,六点二十到达莱瑟黑德,然后乘坐开往滑铁卢的第一班火车 。先生,这么紧张我再也受不了啦,这样下去我会发疯的。我是求助无门 ——一个能帮忙的人也没有,除了那么一个人关心我,可是他这可怜的人 儿,也是爱莫能助。我听人说起过你,福尔摩斯先生,我是从法林托歇太 太那儿听说你曾经帮助过她。我正是从她那儿打听到你的地址的。噢,先 生,你是否也可以帮帮我的忙?至少可以让我拔出泥潭,给我指出一条光明 大道吧。但是目前付不起酬金,但在一个月或一个半月以内,我即将结婚 ,那时我就能支配自己的收入,到时再把线付给你,我不是一个忘恩负义 的人。” 福尔摩斯转身走向他的办公桌,打开抽屉的锁,从中取出一本小小的 案例簿,翻阅了一下。 “法林托歇,”他说,“啊,是的,我想起了那个案子,是一件‘猫 儿眼宝石头饰案’。华生,那还是你来以前的事呢。小姐,我很乐于为你 这个案子效劳,就像我曾经为你的朋友效劳一样。至于酬金,我的职业本 身就是它的酬金;当然,你可以在方便的时候,支付我在这个案件上所花 的费用。那么,现在请你把一切告诉我们吧。” “唉,”这位女士回答说,“我很焦虑,但我对我所担心的东西十分 模糊,我的疑虑完全是一些琐碎的小事引起的。这些小事在别人看起来可 能微不足道,所有的人都把我说的这件事看做是一个神经质女人的胡思乱 想。包括我认为最应该帮助我的那个人,他当然没有这么说,但是,我能 从他安慰我的言词和回避的眼神中觉察出来。我听说,福尔摩斯先生,你 能看透人们心中的种种邪恶。请你告诉我,在危机四伏的情况下,我该怎 么办?” “你慢慢讲吧,小姐。” “我的名字叫海伦·斯托纳,我和我的继父住在一起,他是位于萨里 郡西部边界的斯托克莫兰的罗伊洛特家族——英国最古老的撒克逊家族之 一——的最后的一个活着的人。” 福尔摩斯点点头,“这个名字我很熟悉,”他说。 “这个家族一度是英伦最富有的家族之一,它的产业占地极广,超出 了本郡的边界,北至伯克郡,西至汉普郡。可是到了上个世纪,连续四代 人都好逸恶劳,荒淫浪荡,挥霍无度,到了摄政时期终于被一个嗜赌成性 的浪子搞得倾家荡产。除了几亩土地和一座二百年的古老宅邸外,其他财 产都已荡然无存,而那座宅邸也已典押得差不多了。最后的一位地主在那 里苟延残喘地过着落魄王孙的可悲生活。但是他的独生子,也就是我的继 父,意识到他必须认清这种新的景况,他从一位亲戚那里借到一笔钱,这 笔钱使他得到了一个医学学位,并且出国到了加尔各答行医。在那儿凭借 他的医术和坚强的个性,业务非常发达。可是,由于家里几次被盗,他在 盛怒之下,殴打当地的管家致死,差一点被判处死刑。就这样,他遭到长 期监禁。后来,他返回英国,变成一个性格暴躁、失意潦倒的人。 “罗伊洛特医生在印度时娶了我的母亲。她当时是孟加拉炮兵司令斯 托纳少将的年轻遗孀,斯托纳太太。我和我的姐姐朱莉娅是孪生姐妹,我 母亲再婚的时候,我们年仅两岁。她有一笔相当可观的财产,每年的进项 不少于一千英镑。我们和罗伊洛特医生住在一起时,她就立下遗嘱把财产 全部遗赠给他,但附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在我们结婚后,每年要拨给我们 一定数目的生活费。我们返回英伦不久,我们的母亲就去世了。她是八年 前在一次火车事故中丧生的。在这之后,罗伊洛特医生放弃了重新在伦敦 开业的打算,带我们一起到斯托克莫兰祖先留下的古老宅邸里过活。我母 亲遗留的钱足够支付我们的一切生活费用,看起来我们的幸福生活似乎是 毫无问题的了。 “但是,就在这段时间里,继父发生了可怕的变化。起初,邻居们看 到斯托克莫兰的罗伊洛特的后裔回到这古老家族的宅邸,都十分高兴。可 是他根本不和邻居们互相往来,更别说交朋友。他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深 居简出,不管碰到什么人,都穷凶极恶地与之争吵。这种近乎癫狂的暴戾 脾气,在这个家族中是有遗传性的。我的继父可能是由于长期旅居于热带 地方,致使这种脾气变本加厉。于是,一系列使人丢脸的争吵发生了。其 中两次,一直吵到违警罪法庭才算罢休。结果,他成了村民们望而生畏的 人。人们对他敬而远之,因为他是一个力大无穷的人,他发怒的时候,简 直是什么人也控制不了他。 “上星期他把村里的铁匠从栏杆上扔进了小河,我花了很多钱才避免 了又一次当众出丑。除了那些到处流浪的吉卜赛人以外,饱没有任何朋友 。他允许那些流浪者在那块象征着家族地位的荆棘丛生的土地上扎营。他 有时候会到他们的帐篷里去,接受他们的殷勤款待。有时候他还会随同他 们出去流浪,长达数周之久。他还对印度的动物有着强烈的爱好。这些动 物是一个记者送给他的。目前,他有一只印度猎豹和一只狒狒,这两只动 物就在他的土地上自由自在地跑来跑去,村里人就像害怕它们的主人一样 害怕它们。 “通过我说的这些情况,你们不难想象我和可怜的姐姐朱莉娅是没有 什么生活乐趣的。没有外人会愿意跟我们长期相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们操持所有的家务。我姐姐死的时候才三十岁。可她早已两鬓斑白了, 和我现在的头发一样白。” “那么,你姐姐已经死了?” “她是两年前死的,我想说的正是有关她去世的事。你可以理解,我 们那样的生活状态,和我们年龄相仿地位相同的人是不会和我们有任何来 往的。不过,我们有一个姨妈,叫霍洛拉·韦斯法尔小姐,她是我母亲的 老处女姐妹,住在哈罗附近,我们偶尔得到允许,到她家去短期做客。两 年前的圣诞节,朱莉娅到她家去,认识了一位领半薪的海军陆战队少校, 并和他定了婚约。姐姐回来后,我继父得知这一消息,并未表示反对。但 是,在预定举行婚礼之前不到两周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夺去 了我唯一的伴侣。” 福尔摩斯一直仰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头靠在椅背靠垫上。听到这 里他半睁开眼,看了看他的客人。 “请把细节说准确些。”他说。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