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3 两汉兴衰

故事里的中国·3  两汉兴衰
作者: 公孙策 著
出版社: 广西师大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30
折扣购买: 故事里的中国·3 两汉兴衰
ISBN: 9787559857521

作者简介

公孙策,本名陈哲明,台湾知名专栏作家,喜欢以史为鉴。曾任“中时报系”记者、主任、副总编辑,台湾《新新闻周刊》总经理、副总编辑。代表作有《公孙策说名句故事》《公孙策说唐诗故事》《史记经典100句》《战国策经典100句》等。

内容简介

《两汉兴衰》这本书,讲了西汉和东汉政权交替的那段历史,西汉末年皇室衰微,王莽和平篡位但行事荒唐,昙花一现的起义军政权也昏庸无能,最终有胆识有眼光的英雄大都靠向刘秀,东汉王朝得以建立。 在这段历史中,许多势力交织,许多英雄人物登场,提供了很大的演绎空间。但是作者公孙策先生没有一味延续“故事里的中国”前两册的路线,他不再以塑造英雄人物为重点,转而分析整体局势和历史走向,最终把影响王朝气运的关键归结为人心向背。 书里有些故事读来让人非常气愤,比如王莽和他的大臣们治理水患时只会说大话;也有一些故事让人意难平,比如来歙、岑彭在打败公孙述的前夕先后被刺杀。书里还讲了许多典故的出处:得陇望蜀、断袖之癖、有志者事竟成等等。除了这些脍炙人口的成语典故,公孙策先生提到,两汉之交这段历史,还为后来的历史提供了两个非常重要的“模板”:一个是王莽篡位时搞的“加九锡”,几乎成为后来所有权臣篡位的前奏;一个是东汉王朝的建立和兴盛却成为后世政府偏安、流亡时的榜样,公孙策先生认为,虽然东汉王朝表现可圈可点,但后世以它为榜样的流亡政府却大多只是在拉长老百姓受苦的时间。真的是这样吗?也许我们读过这本书以后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答案。 这本《两汉兴衰》还整理出一些与书中故事和人物有关的典籍段落,来自《史记》《资治通鉴》的都有,还有一些有趣的文言文文章,辅以注释,我们在读故事、学历史的同时,顺便还温习了古汉语,这本书完全可以作为学历史、学语文、练习写作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