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有趣了,名著!图说童年](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10707/17/20210707171020145.jpg)
出版社: 广东经济
原售价: 29.00
折扣价: 18.90
折扣购买: 太有趣了,名著!图说童年
ISBN: 9787545474169
本书原作者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出身贫穷,幼年丧父。根据自己不平凡的早年经历,他创作了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还有著名的散文诗《海燕》,长篇小说《母亲》和剧本《小市民》《底层》等作品。 本书编写组由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线中小学骨干教师、儿童文学专栏作者、文学名著编辑、理科教辅编辑及外国文学译者组成,是一支教育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专业水平较好的编者团队,呈现跨领域、跨专业的趋势。编写组成员从事与儿童文学相关领域工作近十年,深谙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回想起那一段日子,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我安慰自己说也许是自己记错了,并不是真的,可事实就是事实。那一段生活在我的脑海中重现,如同一个心地善良而且极为真实地反映现实的天才在惟妙惟肖地讲述一个凄惨的童话故事。 然而,真理高于怜悯。要知道,我不是在叙述自己个人的事,而是叙述我过去曾经生活过而且今天普通的俄国人仍然在生活着的那种充满可怕印象的、令人窒息的狭小环境。 外祖父家里充满了仇恨,这种互相敌视不仅毒化了大人,连孩子也加入到了这个行列。后来,我才得知,母亲回娘家加剧了两个舅舅之间的矛盾,此外,他们还为染坊的事情争吵不停。 我们来后没几天,在厨房吃饭的时候就爆发了一场争吵:两个舅舅突然跳起来,俯身向前,冲着外祖父扯开嗓子大声吼叫,活像两条龇着牙、抖着毛的鬣狗在哀号,而外祖父则用勺子敲着饭桌,满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似的喊叫起来: “我要把你们全赶出去讨饭!” 外祖母难过得脸都变了样,说:“全都给他们吧,老爷子,那样你反而省心,给他们吧!” “呸,给我住嘴,都被你惯坏了!”外祖父翻起白眼喊叫。 母亲从桌旁站起,慢慢地走到窗口,转过身去,背对着大家,一声不吭。 突然,米哈伊尔舅舅猛地挥手朝他弟弟脸上重重地揍了一拳,雅科夫舅舅哇哇号叫起来,反身揪住了他,两个人扭成一团,在地板上打起滚来,不断地发出撕打时呼哧呼哧的喘气声、哎哟哎哟的呼痛声和相互辱骂声。 孩子们全都被吓哭了;大人们赶紧拉架,外祖父围着桌子跑来跑去,悲伤地吼叫: “你们可是亲兄弟,是亲骨肉啊!唉,你们这帮东西啊……” 我很害怕,外祖母沉痛地说: “你们这些天地不容的东西啊,简直是野种,梦该醒啦!” 外祖母和外祖父伤心地谈着关于分家的事情。说着说着,外祖父发现了我,让我赶紧走开,我就跑出了厨房。 我看得很清楚,外祖父的一双聪明锐利的绿眼睛总是紧盯着我,我很怕他。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我总想躲开他那双使我手足无措的火辣辣的眼睛。我觉得外祖父很坏,他对所有人说话都用嘲弄和侮辱人的口吻,故意挑逗人,拼命惹人生气。 “唉,你们这帮东西啊!”他常常唉声叹气地说。一听到“唉”这声音,我就浑身发冷,很不舒服。 外祖父常在我对面坐下,和我谈话,这使他另外那几个孙子很羡慕我,因为他和我谈的话总是比和他们谈得多。 来这里没几天,外祖父就强迫我学习做祷告。其他几个孩子都比我大,全都已经跟圣母升天教堂里的执事学认字去了。从家里的窗口可以看见教堂金黄色的屋顶。 教我做祷告的是文静、胆小的纳塔利娅舅妈。她有一张可爱的孩子般的脸,一双晶莹透亮的眼睛,我觉得,仿佛透过这双眼睛可以看见她脑袋后面的一切。 她教我的祷词,我怎么也记不住,这使我很着急。有一天,外祖父问我: “喂,阿廖沙,今天你都干了些什么?玩了吧?我看你脑门儿上有个疙瘩。弄出一个疙瘩算什么大本领!‘我们的在天之父’背熟了没有?” 舅妈轻声地说:“他的记性不好。” 外祖父冷冷一笑,又说了一番让我难受的话。 “你干吗噘起嘴啊?瞧你……” 他抿了抿头上的夹有银白色的棕红头发,补充说: “瞧吧,为了顶针那件事,星期六我可要抽萨什卡一顿。” “什么叫‘抽’啊?”我问。 大家都笑起来了,外祖父说: “你会看到的。” 我躲在一边暗自揣摩:外祖父说的这个“抽”,意思准是把别人送来的衣服上的缝线拆开抽掉。 关于顶针那件事,闹得天翻地覆,我是知道的。每天下午,从喝茶到晚饭前那段时间,两个舅舅和格里戈里师傅将染好的整幅料子缝成一捆一捆的,然后在每捆料子上扣一张硬纸标签。米哈伊尔舅舅想跟眼睛快瞎的格里戈里开个玩笑,叫9岁的侄儿把格里戈里师傅的顶针放在蜡烛上烧红。萨沙便用夹烛花的钳子夹住顶针,放在蜡烛上烧得通红,偷偷地放到格里戈里的手边,自己躲到炉子后面去。可是正巧这时外祖父来了,坐下来干活,便顺手拿起烧红的顶针戴到自己的手指上。 我记得当我跑进去看为什么厨房里闹哄哄的时候,外祖父正用被灼伤了的手指抓住一只耳朵,引人发笑地跳来蹦去,大叫道:“这是谁干的事儿?” 米哈伊尔舅舅俯身对着桌子,用一个指头将顶针拨来拨去,并向顶针吹气;格里戈里师傅在缝他手中的活儿,烛影在他那又大又秃的脑袋上来回晃动;雅科夫舅舅跑进厨房,躲到炉角后面,悄悄地笑;外祖母在擦子上擦鲜马铃薯。 “这是雅科夫的萨沙干的。”米哈伊尔舅舅突然说。 “瞎说!”雅科夫舅舅跳出来大喝一声。 他的儿子则在炉后的角落里哇哇地边哭边喊:“爸爸,别信他。是他自己教我干的!” 两个舅舅又对骂起来。外祖父把擦下来的马铃薯糊糊敷到手指上,拉着我走了。 所有的人都说米哈伊尔不好。在喝茶的时候我问外祖父:“要不要揍他和抽他?” “当然要。”外祖父斜视了我一眼,狠狠地哼了两声。 米哈伊尔舅舅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对母亲喊道: “瓦尔瓦拉,管好你的崽子,不然我会把他脑袋揪下来的!” 母亲说:“你试试看,敢动他一下……” 大家都不再说话了。 我知道,他们都怕母亲,甚至连外祖父跟她说话时都轻声轻气,不像对别人说话那样粗重。这让我很高兴,所以我常骄傲地在两个表哥面前夸耀:“我母亲最厉害!” 他们从未表示过反对。 但是,星期六发生的一件事动摇了我对母亲的这种看法。 在星期六之前,我也犯了个错。 大人们能巧妙地使布料变色,这件事很使我着迷,可我就是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我想要自己动手染点儿什么,于是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雅科夫舅舅的萨沙,他是个踏实认真的孩子。萨沙总是偎在大人的身边,无论对谁,随时想方设法为别人做事。大人都夸他,就是外祖母总不用正眼看他,并说:“可真是个小马屁精!” (节选自第二章“兄弟俩无情斗殴争夺家产 外祖父毒打外孙显露凶残”) 章前导读:每章章前配有导读文字,归纳整篇章节大意,理清思路读名著! 趣味插画:多副精美插画对应故事情节,让名著阅读不再枯燥! 故事情节:阿廖沙自幼丧父,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视财如命、脾气暴躁,主人公阿廖沙时常因为犯错而被痛打。两个舅舅常为了分家而争吵、大打出手。这般生活是何等残酷和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