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使命/张文质本土教育学口述系列

教师的使命/张文质本土教育学口述系列
作者: 张文质|责编:施柳柳//黄海阔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6.30
折扣购买: 教师的使命/张文质本土教育学口述系列
ISBN: 9787570221875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我们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 一 我觉得在未来,人们终将会认识到教师这 一职业乃是世上重要的职业。 其实说它重要,核心是从社会的发展、人 的发展这个角度说的。但更重要的角度还在于, 随着对生命复杂性的理解,整个社会也终将认识 到: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是世界上所有职业中难 的。 教师是很古老的职业。对于古老的职业, 大家在认识上可能存有这样一种习见——在经验 系统里,它已经有足够丰富的积淀,也想当然地 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寻常,很常态,甚至会隐隐 约约有这样的错觉:谁都可以当教师。 大多数人认为,教师首先被赋予了一种权 力——一旦你在任何一种情形下被确认为教师, 就可以上台讲课,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 教师自己的自我认知也是如此——因为我是一个 教师,所以可以讲课,可以组织活动,可以评价 、批评、惩罚。 其实,有时教育中的麻烦,也跟大众以及 教师这样根深蒂固的认知有关。 我们很少去询问:你凭什么做教师?拿对 一个生命的理解来说,你能说你理解自己吗?你 能说你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吗?在各种复杂的 纠结里,你确信自己能获得内心的平衡吗?在受 到不当刺激的时候,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吗?这 些都是极其困难的挑战。 认识自我,本身就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也 是一个人终生的任务。但反过来,其实上述这些 认知,在你做教师时,不是经常会遇到吗?你凭 什么说,我就是能够教那些学生学习呢?其实所 谓的学习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也不一定知 道呀。人到底要怎么去学习,仍是一个有待探寻 、有待进一步获得更多认知的漫长工作。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班级到底该有多 少学生才算合适呢?前几天我还在想,孔子开坛 办学,他的学生(组成)是很复杂的,有父子同 学,有兄弟同学,有叔侄同学等形式。虽然在教 学内容上有“六艺”,但我认为当时的学习是一 种生命的学习,是“所遇皆所学,所思皆所学” ,是在各种场景中进行的一种生命的熏陶。从现 代教育的角度来说,那并非正式的学校教育。自 从有了正式的学校以后,就有了班级制——但我 要说,班级制是值得质疑的。 我经常引用美国教育家鲍耶尔的一句话: 当一个班级内学生总数超过三十的时候,教师对 学生的注意重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 的控制。这是他考察了千百所学校之后得出的结 论——但是我对这句话也有疑问:为什么是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