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们聊聊天吧
作者简介
陈安仪,****记者。“**母乳协会”创办人。目前育有一儿一女。 担任过多档电视节目的企划制作和报刊杂志的记者,2002年与十一位妈妈共创“**母乳协会”,并兼任**、二届副理事长及常务理事,拥有多年志愿者妈妈的教育经验,接触过大量问题孩子教育案例。2005年做自由撰稿人,开始笔耕生涯。
内容简介
怎样跟孩子谈天 —父母应该知道的五大亲子聊天术 很多大人不太会跟小孩聊天。 “你**在学校做了什么啊?” “你在学校有没有乖?” 这两个问题,通常小孩的答案大概都是: “没什么啊!就跟平常一样啊!” “有乖啊!” 还有很多大人,根本不懂得怎么跟小孩聊天。他跟小孩之间的对话永 远都是: “功课写完了没?” “琴练了没?” “**考几分?” 别把质问当聊天 这种状况比较像是“质问”,很难称作是“聊天”,因为通常都是以 “问句”始,以“斥责”终。在中式家庭里,鲜少有“和乐融融”的晚餐 时间、睡前时间及聊天时间。于是乎,你会发现,孩子在你面前几乎都是哑 巴,不但话少、三句话问不出个屁来,久而久之,他对你也越来越陌生。 每次听到我跟小孩聊天,有些妈妈会很苦恼地问我:“你是怎么跟小 孩聊天的?为什么我的孩子可以跟你讲那么多话,却不跟我讲话?” 我才赫然发现,大概因为长久以来记者职业训练有素的缘故,我的确 很有聊天天分。想当年,*难访问的闷葫芦艺人碰到我,也能打开话匣 子,让同行佩服不已—这的确是我的天赋异秉!也难怪小孩子碰到我, 可以一说说个不停。 于是,我回过头来,检视自己的“聊天技巧”:我到底是用了什么魔 法,可以让孩子愿意向我诉说。 “聊天秘诀”大公开 我归纳整理出来的“聊天秘诀”,说穿了,其实这些一点儿也不困 难,你也可以做得到。 一、问“小”不问“大” 孩子跟大人不一样,他们很难理解抽象的问题,也很难回答。因此, 想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概况,要尽量避开“抽象”“大范围”的问题。我 们不妨改问一些很简单、一定有答案的问题,不妨从“细节”开始。 不要问“你**在学校过得如何”“你**在学校做了什么”这种问 题,孩子很难回答,或是只会简单回答“还好”“没做什么”,这样会让 聊天很难持续下去。 你可以改问:“你**在学校上了哪些课?”当孩子说出“自然、 音乐、语文”的时候,你就有机会接着问:“哦!那自然课**教了什 么?”孩子就会接着回答你的问题:“教气象啊!什么气温、风向的,无 聊死了!”“哦!那音乐课有没有好一点?”你就可以借机了解他**做 了些什么,并持续交谈下去。 以前,孩子刚上学时,我跟孩子聊天的开头常常是: “**的营养午餐(或点心)有哪些呀?” “你们班上谁吃得*多?谁吃得*慢?” “你**早上去学校跟谁玩?早自习在做些什么呢?画画课画些什么 呢?” “你们班*多人喜欢的男生是谁啊?你喜欢谁呢?” 由一些生活小事打开话匣子比较容易,因为这些问题简单易懂,孩子 通常都会争先恐后地回答,不会感觉到压力。 二、从别人的事谈起 桐桐刚入学时,我想要知道她在学校的情况,就用了一点迂回技巧。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先问她:“你们班上*调皮的是谁?” 她说了一个名字。 “他做了些什么事惹老师生气呢?” 女儿如数家珍地说:“上课讲话啊!还有,昨天用东西打同学 的头!” “那老师怎么办?” “老师罚他站啊!” “站多久?” “站到下课啊!超惨的!” “啊!真的啊!好可怜哦。都不能坐下,脚一定很酸。” “对啊,下课也不能出去玩!” “哇!你们老师这么凶啊?” “还好啦!有一点凶。” “那你有没有被老师凶过?” “没有!我很乖。” “哦!好险!所以你都没有被老师罚过站喽?” 她迟疑了一下。 我赶紧说:“你也被罚过站啊?好可怜。你有没有哭?” 她摇摇头:“没有。” 我接着问:“啊!老师这么凶,你都没有哭啊?” “不是啦!我不是被这个老师罚的,我是被体育老师罚的。” “哦!也是讲话吗?” “是啊。不过还好,只有罚站一下下!” 我就从这样的一段对话中约略得知她对老师的态度、上课的情形,以 及老师对孩子的调皮行为如何处置等。 “从别人谈起”是一个很好的聊天的方法,比方说,孩子会告诉我班 上谁吃饭吃得*慢、谁*常被罚、谁功课*棒、谁**又打了谁等。当 然,在聊天过程中,我们能窥见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对同学的行为有什 么样的看法,然后了解他在我们看不见的时候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处事。 三、不要“否定”,只要“同理” 大人跟孩子聊天,很容易发生一个状况,就是大人常常喜欢“否定” 孩子的感*。 比方说,当女儿说“自然课无聊死了”的时候,我**不会接着说 “自然课不无聊啊!天气、气象是一件很有趣的东西……” 只要你这么一说,这个话题就聊不下去了!因为当孩子觉得你并不认 同他说的话时,他后面的话就很容易咽了回去。 比较好的方式,是回答:“哦,自然课很无聊啊,你可以告诉我是什 么让你觉得很无聊吗?” “因为我本来以为自然课可以做实验、看酒精灯之类的,结果是坐在 教室里上课。无聊死了!” 保持中立的语调、尊重他的感*,往往可以让你知道很多孩子的想 法,了解他的需求,进而帮助他解决困境。 前一阵子,有个妈妈告诉我,当他孩子跟她抱怨“啊!功课好难、好 多!我都考不好”时,她明明很温柔地回答他:“考不好有什么关系?成 绩不是那么重要啊!”结果,儿子却气得说她不了解他,拒*再跟她说 话,让她很难过。 事实上,孩子当下需要的不是“否定”他心情的对话,而是“了解” 他心情的对话,所以,如果妈妈改说“啊!考不好心情一定很不好,你现 在一定很难过,你要不要说说你的苦恼”,我相信她儿子的心情一定会好 许多,也会继续把心事对妈妈说出来。 四、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很多时候,聊天只是一种发泄。还记得一堆女人三姑六婆时的那种心 情吗?骂婆婆、骂老公、骂给别人听,其实不一定要别人帮我们解决问 题,只是纯聊天而已。 让聊天回到聊天,想要孩子诚实地说出感*,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 是只要“倾听”,不要“说教”。 和孩子聊天,*忌讳的就是“说教”。任何一种话题的聊天只要沦落 为“说教”与“听训”,那就没趣到极点了。所以,聊天时可以对对方、 对话题保持高度的兴趣,多询问,少评论,多说“你”,少说“我”,就 很容易让话题源源不断地继续下去。 比方说,孩子说: “妈,×××**打我。” “哦,为什么?” “因为我要玩恐龙,他不准我拿。” “那你怎么办?” “我就去玩别的了。” “你怎么不告老师呢?我不是教过你,人家欺侮你,就去告诉老 师吗?你也可以跟他说,公用的东西大家都可以玩啊!妈妈不是跟你 说过吗?” 如果是采取这样的聊天方式,那么肯定话题就此戛然而止,孩子*后 一定是紧闭双唇,不再多说一句。此时,我们不妨继续询问:“哦,那 你心里有没有觉得很不舒服?”或者问:“那你还想玩恐龙的话怎么办 呢?”这时,你就会听到他真正的想法 —“还好啦!我想他先玩也没 关系,等他玩完了,我再玩就好了啊!”或是“我很生气啊!所以我就跟 他说:‘我不跟你玩了!’” 我当辅导志愿工作者时,每周至少要和一个孩子聊天一个小时。这些 孩子,有些行为有偏差,我的工作就是陪伴跟倾听。因此,我发现,要让 孩子放心地说出心里话,轻松地聊天,一定要练习“不评价,不说教”。 只要做到这两点,孩子通常都愿意说出心里话。而且,说出心中的话对他 们来说,是很大的纾解及快乐。他们经常在历经一小时聊天过程后,不愿 意离开会谈室,情愿和我继续聊下去。可见,很多孩子是多么渴望聊天, 却常找不到一个可以聊天的大人。 五、注意肢体语言 聊天时,肢体语言也很重要。适当的肢体语言,会让孩子觉得你重视 他,认真地想和他聊天。 除非是在开车的时候,否则,我在和孩子聊天时,都尽量以平行的目 光注视着他。如果孩子还小,那就蹲下来;如果是个大孩子,那就拉着他 的手坐下来。即使是你手里在忙着折衣服、洗碗,在跟孩子讲话时,也必 须要时时转头看他的表情。因为注视别人、专心倾听,是在表示你很在乎 跟他说话。 孩子对于肢体语言很敏感。一边跟别人谈话,一边敷衍地“嗯” “啊”“哦”;或是眼睛一边盯着电脑,一边听他说话,都不是鼓励他好 好和你聊天的方式。通常,如果我这样做,儿子一定会抗议:“妈妈,你 都没有在专心听!” 另外,大部分孩子都喜欢亲密接触,例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 搂搂他的肩,揉揉他的颈背,顺顺他的头发,拍拍他的背等。通常,在对 一定熟识度的孩子时,我们适当地使用一些肢体语言,都会在聊天时产生 **正面的效果。 我在辅导孩子时试过,跟孩子坐在同一边,比坐在相对位置来得好; 躺在地上讲话,比坐在地上好;让孩子一边画黑板一边聊,他们往往容易 卸下防备心理。 另外,就是注意跟年幼的孩子对谈时,你不要随意乱发笑;不论他的 话多么幼稚,多么奇怪,你都要保持诚恳,一本正经,否则孩子很容易觉 得大人在嘲笑他,而不愿意继续聊下去。我儿子*近很喜欢告诉我他们班 上小朋友的座号,每天都要我猜×××是男生还是女生。我每天都很认真 地猜,虽然我早已经知道答案。他时常会表演班上唱的歌、演的戏,虽然 我已经听或看了很多次,但每次依旧是忠实观众,还不时问长问短,对他 的演出表现得兴趣盎然。 *后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在跟孩子聊天时,有时孩子一时说出一些令 你惊讶、反感的事,切记“不动声色”—声调平常,假装毫不在意,这 是很重要的。在尚未明白事情真相或者尚未想出如何应对之道时,先保持 朋友般的倾听是很重要的。要跟孩子“说教”或“说道理”的时机,*好 跟聊天分开,这才能够让孩子畅所欲言,无所不言。 创造自己家里的金色时光 小时候,每天放学回家,妈妈在厨房忙晚餐时,我总是跟前跟后,叽 叽喳喳,忙着把学校发生的事告诉妈妈。接下来,爸爸回家了,一家人一 起上桌吃晚餐,爸爸聊聊办公室新闻,妈妈聊聊街坊邻居、弟弟妹妹,我 则说着学校发生的事情。那是我*怀念的,也是作家子敏笔下*珍贵的 “金色的团聚”。 在这“金色的团聚”中,*美好的当属全家人在一起“聊天”:分享 光荣的事,诉说伤心的事,笑谈出糗的事,畅言经历的事……就是这些聊 天的时光,把我们一家紧密地黏合在一起,也凝聚了我们的亲子情感。我 们怎能不珍惜这些宝贵的“聊天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