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国富论

图解国富论
作者: (英)亚当·斯密|译者:殷梅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
原售价: 65.00
折扣价: 35.80
折扣购买: 图解国富论
ISBN: 9787546357973

作者简介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于苏格兰法夫郡 (County Fife),他的父亲是一个律师,母亲是一个大地主的女儿。亚当·斯密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4岁就入读格拉斯哥大学,之后又被选入牛津大学深造,并于1751年被聘任为格;粒斯哥大学的教授。他最著名的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现代自由市场、劳动分工等,其思想受到了亚里士多德、霍布斯、洛克、哈奇森、休谟、孟德斯鸠等人的影响,也影响了众多像马尔萨斯、李嘉图、马克思、恩格斯、米尔顿·弗里德曼这样被后世敬仰的学术大家。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全名为《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An lnquirv into the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被誉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这本专著的第一个中文译本是翻译家严复的《原富》。

内容简介

第一篇 论劳动生产力逐步提高的原因及产品在不同阶层之间自然分配 的顺序 社会的发展源自分工的深化,同时分工的深度和广度也极大的促进着生 产力的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原始的物物交换逐渐转变为以货币为中介的 商品交易。商品的价格是由工资、利润和地租三者决定的,而与生产规律不 同,财富的分配规律在某种程度上是人为制度。社会财富的分配也取决于通 行的法令或习惯。职业性质导致了工资和利润的不同分配,也是社会财富在 各阶层分配的原因。本篇讨论由分工导致的各种不同的职业间收入的差异。 以及分工和生产力、生产关系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各种关系。 第1章 论分工 一个国家,国土面积、矿产资源等资源固定不变。怎样才能使这个国家 产生更多的财富,让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作者指明了解决以上问题的绝佳 方式,那就是:分工。 分工是什么,为什么要分工,分工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说分工对劳动生 产力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章将一一解答。 ①【分工可以使劳动生产力产生最大的增进,可以使劳动时所表现出来 的熟练度、技巧以及判断力得到更充分的运用。 我们可以某种制造业中的分工状况为例,来理解社会一般分工所产生的 结果。一些为少数人供给所需物品的不重要的制造业,雇用的劳动者较少, 并且各部门的工人通常是在同一个工厂内进行生产的,这样便于观察分工情 况,因此我们一般会以这样的制造业为例。以扣针制造业为例,如果一个工 人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知道如何使用机械,那么即使他再努力,也许一天 也制造不出一枚扣针。在分工的作用下,按照现在的经营方法,这种作业已 经成为了一种专业化的工作,并且在各个部门中,大多数工作都已经比较专 业化。比如:一个人负责抽铁线,一个人负责拉直,一个人负责切截,一个 人负责削尖线的一端,一个人负责磨另一端,以便装上圆头。扣针的制造可 以分为十八种操作。有些工厂,这十八种操作,会由十八个工人专门负责。 】 各种工艺及制造业的分工效果是一样的。凡能采用分工制的工艺,一旦 采。造纸作坊 造纸术最早产生于中国,约14世纪传八欧洲,为世界各国文化的传播和 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画面中的造纸场面为传统造纸工艺中的“覆帘压纸 ”工作环节,最左边的人负责将网帘反复滤过纸浆池,使湿纸落于板上,中 间的人接过滤好的网帘,把纸张从网帘上取下,最右边的负责摞起纸张准备 压纸,挤去纸张中的水分。工人们相互配合,井然有序,工作效率得到了很 大的提高,极好地诠释了分工的意义。用了分工制,其劳动生产力便会得到 增进。之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行业,似乎也是由于分工的存在。如果一个 国家的产业劳动生产力增进程度极高,那么一般情况下其各行业的分工也都 达到了极精细的程度。 分工能够有效提高产量,其原因有三: 第一,劳动者熟练程度的增进,使其所能完成的工作量得到了相应的增 加。由于实施了分工,每个劳动者的工作局限于一种单纯的操作,这样必然 能够使其劳动熟练程度得到大大增进。 第二,劳动者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常要损失一些时间,有了分 工,避免了这种损失存在。劳动者在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时,不可能 很快地由原来的状态转到使用完全不相同工具、且在不同地方进行的另一种 工作状态中。 第三,利用适当的机械能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劳动和节省劳动。而用于简 化劳动和节省劳动的那些机械的发明,也起因于分工。分工使每个人的注意 力相应地集中在自己所从事的单一工作中。当人类的注意力集中在单一事物 上时,会比分散在多种事物上,更易于找到达到目标的更简易便利的方法。 当今,在分工最为细密的各种制造业中使用的机械,很大部分来源于普通工 人的发明。】 ③【不过,并不是所有对机械的改良都是由普通工人发明的,很多是由 专业机械制造师发明,还有一些来源于哲学家或思想家的智慧。随着社会的 进步,哲学或推想也和其他职业一样,成为某一特定人群主要业务和专门工 作。哲学上的分工,像产业中分工一样,增进了技巧,节省了时间。】 ④【在政治开明的社会中,分工使各种行业的产量激增,从而产生了最 下层人民也都普遍富裕的现象。劳动者除了拥有自身所需要的物品以外,还 有大量产物可以卖出;同时,由于所有劳动者的处境均相同,每个人都可以 用自身生产的大量产物,换得其他劳动者所生产的大量产物。别人所需的物 品,他能给予充分供给;他自身所需的物品,别人也可以给予充分供给。于 是,社会各阶级普遍富裕。】 我们考察一下在文明繁荣的国家中最普通的工人的日用物品会发现,用 来生产这些日用品的人数是难以计算的。例如,他们所穿的粗劣呢绒上衣就 是许多劳动者联合劳动的产物。为了生产出这种普通的上衣,需要牧羊者、 剪羊毛者、梳羊毛者、染工、粗梳工、纺工、织工、漂白工、裁缝,以及其 他许多人联合起来工作。同时,由于这些劳动者居住的地方往往相隔很远, 要把这些材料由甲地运至乙地,同样需要很多商人和运输者。染工所使用的 染料,通常需要从世界各地购买过来,要把这些染料从世界各地收集起来, 需要商业和航运业,需要雇用很多船工、水手、帆布制造者和绳索制造者。 为了生产这些最普通劳动者所使用的工具,需要很多种类的劳动。我们姑且 不论各种复杂的机械,如水手所使用的船、漂白工使用的水车或织工使用的 织机,单论一些简单器械,如牧羊者剪毛时所使用的剪刀,其制造就需要许 多种类的劳动。为了生产这种极其简单的剪刀,矿工、熔铁炉建造者、木材 采伐者、熔铁厂烧炭工人、制砖者、泥水匠、在熔铁炉旁服务的工人、机械 安装工人、铁匠等,必须把他们各种各样的技艺联合起来。想到这一切,我 们会发现如果没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共同分工合作,人们根本不可能那么容易 就获得自己所需要的各种日用品。 超市景象 图为正在营业的超市内景,人们在超市中挑选购买自己喜欢的物品,收 银员在紧张地工作。货架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让人有目不暇接之感,这些商 品皆是各个行业分工制造的产物,很难想象一个人自己制造以上物品的情况 。 蒸汽机车 机械制造业是最适合彻底分工的行业,越是劳动生产力发达的国家,行 业中的分工越精细,一个机器的每一个零件,甚至一个螺丝都有专人制作。 图中为以高压蒸汽机作动力的火车头示意图和剖面图,从中可以看到火车头 内部构造虽然复杂,但却是由若干个可以分工制作的零部件组成的。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