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名人故事

姓氏名人故事
作者: 编者:张爽
出版社: 金盾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8.47
折扣购买: 姓氏名人故事
ISBN: 97875186082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三)秦汉以后,姓和氏合二为一 周代,姓氏制度相当严密,成为宗法制度的重要 组成部分。“礼不娶同姓”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 。《通志·氏族略》记载:“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 氏。”也就是说,先秦时期,男子称氏,女子称姓, 但姓与氏都是贵族才有权使用的称号,没有名字的平 民百姓,人们统一以其职业称呼。比如,庖丁是对姓 丁的厨子的称呼;优孟是指姓孟的俳优的称呼;等等 。商周以前,姓用以区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 姓之说。氏用以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而贫贱者有名 无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秦汉时期,姓和氏的区别已经微乎其微,并渐渐 合二为一。《通志·氏族略》记载:“秦灭六国,子 孙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 ,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西汉司马迁写 《史记》时,更将姓氏混同成一个概念。清初顾炎武 在《日知录》中说:“姓氏之称,自太史公始混而为 一,《本纪》于秦始皇则日‘姓赵氏’,于汉高祖则 日‘姓刘氏’,是也。”其中甚至出现了孔子“字仲 尼,姓孔氏……”其实孔子原本姓子,孔是他的“氏 ”。至于“敬”姓历史上曾两度改“苟”姓,改姓的 尴尬,则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有的避讳现象。古代避讳 的规矩很多,据起讫年代与《春秋》相同的《公羊传 ·闵公元年》记载:“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 贤者讳。”而被迫改姓大多是为避祸或避皇帝的名讳 。商纣王时期的比干,原本姓子,被害后他的儿子为 避祸就在子后加了个“小”字,改姓孙;司马迁遭受 宫刑后,他的儿子有的在马前加了两点水,改成了姓 冯,有的在司字的左边加了一竖,改成了姓同。 因避皇帝名讳而改姓的更是屡见不鲜。南宋著名 史学家郑樵在所撰写的《通志·氏族略》中,曾列举 出不少:“籍氏避项羽(名籍,字羽)讳,改为席氏 ;庄氏避汉明帝(刘庄)讳,改为严氏;师氏避晋景 帝(司马师)讳,改为帅氏……”此外,还有因避汉 宣帝刘询的名讳,姓苟的改姓孙;避汉文帝刘恒的名 讳,姓恒的改姓常;避汉哀帝刘欣的名讳,姓欣的改 姓喜;避汉哀帝父亲刘庆的名讳,姓庆的改姓贺;等 等。 (四)姓氏中的玄机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一部宋朝撰写的《 百家姓》,作为其后几百年间儿童的启蒙读物,告诉 一代又一代人,姓氏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明朝 有《千家姓》,清朝也有自己的《百家姓》,2007年 由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姓氏统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部按照姓氏数量排序的“新百家姓”。中国姓氏是划 分亲人血缘家族关系的一个标准。 P(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