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与行星的诞生
作者简介
约翰·巴利 John Bally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天体物理学和行星科学系教授。曾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贝克莱分校学习,并于1980年在马萨诸塞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80—1991年,在位于新泽西州的AT&T贝尔实验室的无线电物理研究实验室担任研究人员,1991年转赴科罗拉多大学。 波·瑞普斯 Bo Reipurth 夏威夷大学天文研究所教授,于1981年在哥本哈根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并在那里工作了11年,之后在位于智利的欧洲南方天文台开展研究工作。曾在科罗拉多大学工作4年,于2001年加盟夏威夷大学。
内容简介
一些值得质疑的问题 / 第1章 我们的宇宙后院 恒星是什么?它们为什么闪闪发光?地球、太阳、太阳系和恒星是怎样形成的?有行星环绕的恒星多不多?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生命在宇宙中普遍吗?我们的行星及其上的生命经历了怎样的沧桑?以上这些和诸如此类的问题,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中,激起了人们的思索、讨论和热烈的争辩。当代的科学研究正着手提供答案,我们身处这个时代。 人类对其所处的环境满怀好奇,并力图理解宇宙。每种文化都构筑了“世界景象”—— 对现实世界的描绘。从古老的游牧部落,到埃及、希腊和罗马文化,到伟大的中国和印度文明,到新大陆的土著和太平洋最偏远的岛屿,好奇的人类努力了解大自然。事实上,所有这些“世界景象”无不植根于神话、宗教或哲学的思辨。 最近500 年以来,普遍的经验、观测和实验结果日益提升着我们对周围宇宙的认知。随着黑暗的中世纪欧洲的终结,文艺复兴催生了现代科学的发展。早期的欧洲学者,继承了阿拉伯天文学的传统,为了观测太阳、月亮和行星,又为了了解地球上物体的性状,开创用数学手段描述运动机制。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通过他的引力理论,把月亮的运动与落体的运动联系起来。借助于牛顿理论,人们对太阳系天体的运动有了总的理解。 由伽利略(Galileo)、开普勒(Kepler)和牛顿开创的科学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深厚的理性基础,而后者终于导致我们实现了当代的生活方式。它也促使天文学获得一系列深刻的发现,导致我们对宇宙有了目前的了解。 17 世纪第一个10 年,望远镜发明出来了,比起单用肉眼观察,这为人们看清更远的天体和更详尽的细节创造了条件。这类早期的望远镜用来细看太阳、月亮和行星,由此人们发现了金星和水星的位相、木星和土星的卫星,并研究了神秘的彗星。随着望远镜的光力增强,人们于1781 年发现了一颗新行星—— 天王星。而且由于已能深入了解太阳系的运动,人们发现了这颗新行星运动的观测值与预报值有偏差,这导致人们预测存在另一个更大天体。1846 年,在预报位置的近旁发现了海王星,这显示了牛顿引力理论及其在天体运动研究上的辉煌成功。 随着望远镜威力的增强,天文学家认识到天空中存在比肉眼所见多得多的恒星,而且这些恒星非常遥远。此外,天文学家发现,在恒星之间到处都有微微发亮的云雾状天体——“星云”,在20 世纪之前,它们的本质一直没有明白。 工业革命为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工具。在19 世纪中叶之前,所有通过望远镜的天文观测都由人眼进行,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也仅限于目光的感觉。观测结果必须用手记录下来,包括被研究天体的草图,或者是与它们的亮度、位置、大小或其他可测性状有关的数据。此外,人眼不能像照相底片长时间曝光那样累积光线。当人眼充分适应黑暗之后,对落在视网膜上的光线的反应只及百分之几,而人眼的“曝光时间”只有约1 / 30 秒。 人眼敏感的颜色范围只相当于非常狭窄的波段。在阳光明亮的白天,人眼中对颜色敏感的称为视锥的细胞很活跃。可是视锥细胞是很不敏感的。若要在夜晚感觉微光,只能仰仗人眼中的视杆细胞。然而,视杆细胞对颜色是根本不敏感的。天空最亮的恒星刚刚处于视锥细胞敏感的极限上。因此某些人,特别是年轻人,能够识别最亮的恒星的颜色。 化学为“看清”开辟了新的道路。在19 世纪下半叶,照相术发明了。涂有含银化合物乳胶的玻璃底片把所研究的天体永久记录下来。此外,这类底片能够积累入射光线,即使借助望远镜也不能用肉眼看清的天体由此得显真容。通过许多小时的曝光,本来极其暗淡、人眼无法看清的恒星和星云能够记录下来(图1.1)。 ★美国权威天文学家深度解析我们的宇宙后院,以及天体生物学、生命起源和SETI计划。 ★本书内容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语言通俗,并配有很壮观的宇宙摄影图片。 ★要了解我们的起源,就必须考察恒星。恒星把在大爆炸中产生的原初的氢和氦熔炼成较重的元素;短寿命的大质量恒星产生强烈的辐射,在超新星灾变性爆发中死亡,并调节周围形成的恒星的星云。 ★我们生活在行星天文学与时具进的时代,随着更强有力仪器的建造,我们将会发现拥有行星的恒星占有更大比例,我们的银河系内会有几十亿个行星系。 ★UPM芬欧雅光纸全彩印刷,封面与版式进行了全新设计,让这本经典畅销之作有了一个更好的阅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