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头文化与读写文化(30周年纪念版)
作者简介
沃尔特·翁(1912-2013),生前是美国圣路易斯大学英语文学教授,历史学家、哲学家。他的主要兴趣领域是口头文化和读写文化的演变对文化和人类意识带来的影响。1978年当选现代语言协会主席(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被认为是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核心人物,以研究中世纪人文学者彼得·拉米斯(Peter Ramus)和口头文化著称。 他正式构建了口头文化—读写文化二元对立体系,并在此框架下深入分析了西方历史、文化、文学以及人类认知、记忆和思维方式的演变,他的论述架起了传播方式与人类文化之间的桥梁,在传播学、语言学、历史学等领域都影响深远。正如本版前言和后记的作者哈特利所言,翁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思潮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他的学说一经问世便带来巨大反响,半个多世纪后还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他的思想和学说,因此翁氏学说的影响力和魅力可谓经久不衰。国内丁松虎、胡翌霖等学者都对其有专门的研究。 译者简介——————————————————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硕士,现任教于华东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市科技英语翻译委员会会员。具有多年的英语翻译教学和实践经验,主持和参与多项课题,独立与合作翻译作品若干,发表论文十多篇。主要作品有:《新闻的胜利,还是IT的凯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报道研究》《20世纪香港华文报纸上翻译小说中的女性》《译人译事,译界异见——道格拉斯·罗宾逊教授访谈》《开创新品类》等。
内容简介
沃尔特·翁带领我们从古老的篝火边的口述传统跳跃到动态的数字时代,穿梭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字形式之间,揭示了这些传播方式如何形塑了我们的个人和集体认同。你会看到各种沟通方式的演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文化和认知上的。《口头文化与读写文化》不仅记录了这一变化,还激发了我们对这一变化背后更深层次意义的思考。 这本书是对那些希望在充满噪声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独特声音的人的一次鼓励。沃尔特·翁通过丰富的例证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向我们展示了在这个被技术化的世界中,如何利用我们的语言和文字来创建意义、构建关系、传播想法。每一章都是一次发现,每一页都充满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