韧商——从”鸡毛换糖”到“吸管大王”
作者简介
楼仲平 浙江义乌人,双童日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双童创业共享平台”创始人。 出身贫苦,初中辍学,14岁随父“鸡毛换糖”到江西等地谋生,其创业过程历经坎坷,是热播剧《鸡毛飞上天》的原型人物之一。创业以来,坚持学习,突破草根局限,运用科学思想把一个低、小、散的小商品通过持续创新做到全球产业链顶端。 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优秀创业导师”,长期受邀在各大院校做创业分享,全网累积粉丝500多万,被浙江省政府授予“浙江省优秀企业家”,浙商民企新制造的创业典范,是“推动中国管理进步的五十位企业家”之一。
内容简介
对今天的年轻创业者来 说,你们的童年刚好处在中 国社会的大发展时期,满眼 尽是“迟日江山丽,春风花 草香”。对我这代创业者而 言,却是另一番不同的景象 。 寺边的楼家 我于1965年8月出生在浙 江义鸟,家中排行老四,前 面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跟我同年出生的,还有后来 创立运动品牌“3610”的丁辉 煌,创立“美特斯邦威”的周 成建,以及联合创立“当当 网”的俞渝,马云则早我一 年。我的成就不如他们,但 我们出生后所面临的社会环 境是相同的。 老人们已记不起我具体 的生日,只记得我出生的那 一天,天色灰暗,风起云涌 ,有人说这孩子将来会吃不 少苦,但也会苦尽甘来,后 来发生的事情验证了这一点 。 我出生的村子那时还完 全是农村,离义乌县城大约 有五公里。如今我的村子所 在地,已是闻名退迩的义乌 国际商贸城,全国乃至全世 界的商家都来这里寻求小商 品交易。而我儿时的家,正 对着现在国际商贸城的一、 二号门。 我们村子叫寺后盛村, 顾名思义,就是村子在一座 寺庙的后面。这座寺庙就是 义乌著名的千年古寺——福 田禅寺。 在僧人的眼中,行善修 德,能受福报,犹如播种田 亩,有秋收之利,故称“福 田”。禅寺始建者的法号, 正是“福田”禅师。 后来,我专门查过《义 乌县志》,然而在成堆的义 乌史料中,记述福田禅寺的 内容,仅有寥寥数语,这实 在是一个千年禅寺的遗憾。 县志记载说,福田禅寺始建 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 866年),五代后晋天福四 年(公元939年)毁于一场 火灾。到了北宋天圣七年( 公元1029年),倾废了将 近一个世纪之久的福田古禅 寺,终于由民众乡绅捐资得 以重建,并由宋仁宗赐匾更 名为“福田教寺”。 后来寺院又几经兵燹, 几兴几废,至元、明、清三 朝后逐渐走向衰落,到新中 国成立初期基本被废弃,只 剩颓垣败壁,空守着西风落 日。 我们寺后盛村的村民一 直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寺,却 无力承载复兴古寺的重任。 直到2001年,随着义乌 第五代小商品市场的破土动 工,古老的“福田教寺”也被 列入拆迁范围。这座寺庙才 由浙江省古建研究设计所根 据古籍记载重新设计,地址 亦由福田寺后盛村搬迁到 西力村。重新修建后, 仍恢复原寺名“福田禅寺”。 此后,禅寺渐渐香火旺盛, 恢复生机。 我们寺后盛村,全村一 千多人基本上都姓楼。根据 家谱的记载,楼姓最早来源 于姒姓,而姒姓又是上古八 大姓之一,祖先是大禹。这 样算起来,我也算是大禹的 子孙了。不仅是我们村,整 个义乌市也是全国楼姓人最 大的聚集地,全国24万楼姓 人中,有近6万人生活在这 里。 我家这一支楼姓,尽管 住在寺后盛村,却算是村里 的“外来人口”。小时候听长 辈们说,当年我太公的爷爷 一家住在义乌北边的一个楼 姓村里,早年参加过“太平 天国”运动。南京兵败后, 他为了保住身上的银锭,居 然忍着剧痛在腿上挖了个洞 ,将银子藏到洞里再裹上裹 脚布,一路蹒跚回到村里。 等他回村后才发现,家 里人已经不在人世,房子也 都被人拆了。无奈之下,他 只好投奔到寺后盛村,并跟 这里的楼姓人家拜把子,建 立兄弟关系,从城北“移民” 到了城东,成为寺后盛村人 。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