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现纵横谈

科学发现纵横谈
作者: 王梓坤|责编:杨岚//余慧莹
出版社: 长江文艺
原售价: 28.00
折扣价: 16.30
折扣购买: 科学发现纵横谈
ISBN: 9787570231935

作者简介

王梓坤,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概率论研究的先驱和主要领导者之一。历任南开大学数学系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校长、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1990年被评为“建国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

内容简介

贾谊、天王星、开普勒及其他 ——谈德、识、才、学兼备 有些人学问渊博,但少才、识,往往只能 成为供人查阅的活字典。唐朝李善,学淹今古, 精通典故,为《昭明文选》作注,旁征博引,后 人叹服。他的工作对后人是有益的。但也有人说 他的怪话,批评他才、识不高,既少创作,又缺 见解,终生碌碌,为人作注,没有起到更大的作 用。 苏轼作《贾谊论》,说贾谊才、学虽高, 但不善于分析和利用当前的形势,急于求成,终 不为当世所用,郁郁而死,没有发挥自己的才能 。苏轼叹息说:“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 余而识不足也。”苏轼的意见,未必正确,因为 导致这场悲剧主要是统治者的错误;但贾谊未尽 所能,也是历史事实。在这点上他不如司马迁。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使之能藏之名 山,传之其人,忍受了人间最大的侮辱,最后才 达到目的,这部我国最早的通史,开创了纪传体 史书的先河。 由此可见,一个人有学问未必有才能;进 一步,即使才、学有余也可能见识不高。这就需 要有自知之明,在实践中针对自己的缺点有意识 地进行锻炼,方能弥补不足。 1781年,赫歇耳认定天王星是行星。其实 ,在这以前,已有好几位天文学者观察过它了。 当时流行着一种陈腐的观念,认为太阳系的范围 只到土星为止,土星以外,再没有行星了。要打 破这种观念,需要革命的卓识和勇气。持这种观 念的天文学者因循守旧,他们既不敢、也从未想 到应该扩大太阳系的领域,因而总是把天王星当 作恒星而不加注意。勒莫尼耶甚至自1750年到 1769年间观察它达12次之多,最后还是让它逃 之夭夭。见识不高,可为发一浩叹!“自谓已穷 千里目,谁知才上一层楼。”谁又能断定,我们 今天所理解的太阳系已经到了尽头呢? …… "?入选《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 ?一线名师推荐,学生课外阅读经典 ?匹配全学段,打通课内外,全面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国科学院院士写给孩子的科普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