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业革命(行动路线图打造创新型社会实践版)(精)
作者简介
克劳斯?施瓦布 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 1971年,施瓦布在其出版的《机械工程领域的现代企业管理》一书中提出“多方利益相关者”概念。他认为现代企业管理不仅要为股东服务,也应兼顾所有相关方的利益,才可实现基业长青。同年,在此概念引导下,施瓦布创立世界经济论坛,并将其发展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公私合作平台。 施瓦布拥有弗里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最高荣誉)、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工程学博士学位,以及哈佛大学约翰?F?肯尼迪政府学院公共管理硕士学位。1972年,他成为日内瓦大学最年轻的教授,荣获多项国内外荣誉。 2016年出版《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成为全国各地企业、党政机关等必读书目之一。 尼古拉斯·戴维斯: 世界经济论坛执委会委员。 现任社会与创新事务总监。他领导世界经济论坛第四次工业革命相关工作,聚焦新兴技术如何变革行业、劳动市场、社会和政府,关注如何利用新兴技术创造以人为本的未来。
内容简介
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半个世纪以来,现行的社会和政治制度让成千上万的人摆脱贫困,塑造了我们的国家政策和国际政策,现在却让我们倍感失望。人类智慧和辛劳的经济成果日趋集中,不平等状况加剧,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负外部性正在损害自然环境和弱势群体这两个最无力承受发展成本的利益相关者。 公众对企业、政府、媒体甚至公民社会的信任低落,全球超过半数人口对当前制度表示失望。各个国家中,处于收入塔尖的1/4人口和其余人口之间的信任状况恶化,导致社会凝聚力十分脆弱,甚至接近瓦解的边缘。 正是在这样动荡不安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从人工智能到生物技术,从先进材料到量子计算,一系列强大的新兴技术带来了大量机会与挑战,并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将这一过程称为“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些新兴技术不是在目前数字技术上的渐进式发展,而是真正颠覆性的变革,将彻底改变现有的感知、计算、组织、行为和交付方式,代表着为组织和公民创造价值的全新方式。假以时日,这些技术必将改变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所有系统,不仅将改变产品与服务的生产和运输方式,而且将改变我们沟通、协作和体验世界的方式。现在,神经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进步,已经让我们开始思考人类的意义。 好消息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才刚刚开始,我们完全有能力掌控其发展演化的方向。目前,各国正在制定用于治理新兴技术的社会规范和监管政策,每个人都能够并且应当发表意见,共同决定新技术影响自身的方式。 身处十字路口意味着我们肩负重任。如果我们错过塑造新技术的良机,未能增进公共福祉、提升人类尊严并保护环境,狭隘的利益主义与充满偏见的制度就会进一步深化不平等,损害每个国家民众的权利,从而加剧我们当前的挑战。 要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性,并让所有民众(而不仅是掌握财富和熟练技能的特权群体)享有革命成果,我们就要树立新型思维模式,从宏观上理解将影响个人、社区、组织和政府的各类技术。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参与社区、组织和机构内部以及它们之间的新兴技术战略对话,积极塑造世界。 ★ 助力塑造第四次工业革命,为未来绘制行动路线图 在2016年出版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中,施瓦布先生详细解读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概念、表现形式、波及范围以及对全世界的重大影响。在这本书新书中,作者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构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框架以及全社会必须合作应对的四大挑战和四项重要基本原则。承接第一部作品,从概念到落地,从方法到实践,这本书将为个人、企业、政府实践提供全方位指导。 ★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不能输的一场革命 40年的改革历程,释放了我国社会创新的巨大潜力,带动了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在前三次工业革命中,中国一直是一个跟跑者,而现在,中国已经和其他发达国家一起坐上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首班车。我们如何在这场历史浪潮中利用科技的力量再次取得飞跃?如何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活力,打造创新型社会?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如何打造创新型社会是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都无法忽视的话题。 ★ 详细梳理在第四次工业中起决定性作用的12大技术,深入探讨实现创新型社会的途径 本书作者与世界经济论坛专家网络和全球未来理事会成员深入研究影响第四次工业革命进程的12大技术,包括新计算技术、区块链技术、神经技术等,每一章均关注一类具体的技术,阐释其潜在影响及其对当今领导者的重要意义。同时作者还在书中探讨了世界变革的动态、价值观以及利益相关者的重大机遇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