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人/二十一世纪儿童文学新潮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时间深处的眼睛 时间从指缝里无声地流逝,为了永远年轻,我们回忆 和追索。 当我早已与少女时代挥别,它从时间的深处发出耀眼 的光芒, 提醒我:那是你无法摆脱的迷恋。 我已经二十八岁了,很长的时期我无法正视自己的年 龄,因为我觉得自己依然活在过去,那个充满了梦想和靛 蓝的天空的年代。时间的花瓣在我的身边不断地凋谢和盛 开,记忆却始终像含露的早晨那样新鲜和芬芳,我不能阻 挡许多人纯真的眼睛在岁月的风霜中渐渐枯萎(总有一天我 也会那样),但至少我可以让自己在尽可能单纯的日子里久 久停驻。 五年前,我成了一家生活杂志的编辑,我开始接触生 活的庸常、婚姻的琐碎和在平凡人生中挣扎的人们的无望 。我和各种各样的女人交往,她们中有我的读者和作者, 还有的是我的采访对象。她们有的魅力四射,有的却被岁 月磨蚀得黯然无光。她们的声音如同秋天枯黄的树叶蝴蝶 一般地翻飞,在我的心里鸣响。我不希望这些声音成为永 恒,因为它们会催我迅速老去。我更留恋于在纸上和少男 少女们对话,这是绝好的净化心灵的方式。这部小说自然 也是写给少女们看的。 动笔写这部小说的前两个月,我的身边连续发生了几 件蹊跷的事情。 首先是天气变得诡异多端,6月的上海连续两个星期暴 雨滂沱,雨点大如蚕豆,敲打在路面和玻璃上如同万马急 行。雨下得没有间隙,雨声密集得令人窒息,到了深夜, 大雨便狰狞得像肆无忌惮的怪物一样,席卷一切,吞噬一 切。从没见过这样的大雨,我85岁的老外婆说。每天,我 打着伞走到雨里(我特意挑了把最坚固的伞,伞面是那种星 夜的蓝,上面布满梦幻的碎花图案),不堪一击如同被打蔫 的衰草。 这天傍晚,我拿了伞出门,我知道此行路途艰难。我 必须转乘三辆车,花上将近两个小时,纵越整个城市,到 达一个青少年心理咨询门诊。我是那里的“青春热线”主 持人,今天是星期五,我当班。免得累赘,我特意挑了一 条紧身的藏青色裤子,可当我好不容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 ,那条裤子还是被雨浸得变了颜色,湿漉漉地黏在身上。 门诊设在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是一幢新盖的大厦, 半年前才竣工。心理门诊因为不是什么盈利机构,便被安 排在负一楼紧贴中央空调管道的屋子里,“嗡嗡”的噪声 像一群看不见的苍蝇盘旋在四周,弄得你心烦意乱。隔壁 的音像书店里顾客寥寥,楼上保龄球馆的生意今天似乎也 特别萧条。大厅里只有一个保安在走动,光滑的大理石地 面上照出他寂寞的人影。 今天可能碰不上一个求询者,我想。 然而热线依然忙碌,这样的雨天是人的心事泛滥的日 子。我一连接了三个电话,都是中学女生打来的,其中有 两个只是为了聊天,我们早已成了未谋面的朋友,每逢我 值班,她们都会来电倾诉。她们说她们缺少可以说话的对 象,觉得自己像空气中自由的分子,却很少有激烈的碰撞 。我和她们对话时,常有如鱼得水的松弛感。这与我平时 的工作大不相同,虽然在这里我完全是义务的,但是我很 乐意。 接第四个电话的时候,我遇上了一点麻烦。“喂”了 好几声,对方才像刚从坟墓里苏醒过来一样发了声,这是 一个让我辨不清性别的声音,低沉、粗哑得像个中年男人 ,可她却自我介绍说是一个高中女生。她说的是青春期的 生理困惑,用词暴露,甚至有些不堪入耳。直觉提醒我, 这或许是一个拙劣的恶作剧,因为偶尔会有一些压抑和失 常的人借热线电话发泄郁闷。我正琢磨着如何婉转地打发 她,身后的玻璃门响了。 门的响声很轻微,仿佛是气流挤压时发出的呻吟。 …… 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