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岸的甲午(日本遗迹里的甲午战争)
作者简介
祝勇,学者,1968年生,北京作家协会签约作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柏克莱大学驻校作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全国青联中央委员,《阅读》、《布老虎散文》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散文运动“代表人物,有8卷本《祝勇作品集》出版发行。学术方面,著有专著《反阅读——革命时期的身体史》,《走出五四的创世神话——论十大关系》等。中央电视台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1405,郑和下西洋》、北京电视台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N年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我爱你,中国》总撰稿。
内容简介
那个源头,埋伏在一个名叫下田的海滨小镇里, 秘而不宣。 公元1854年三月二十八日凌晨2时,一只小舢板 向停泊在日本江户湾浦贺外海面上的美国军舰靠近。 在美国军舰巨大的黑色舰体的衬托下,这只小舢板仿 佛一只微不足道的小龙虾,在乌黑发亮的海面上缓慢 地前行。这只小龙虾是从下田附近的柿崎村岸边出发 的,像深夜里的一只孤魂,悄然横渡江户湾,一步步 向“黑船”靠拢的。没有人知道他们要干什么,甚至 可能被误认为向美国“黑船”袭击报复,他们的呼喊 终将被海风吞没,他们的命运也许就像这浪涛中的舢 板一样不堪一击。 一年前(公元1853年),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佩 里准将率领的四艘军舰,也就是日本人所说的“黑船 ”,在鸦片战争之后已经开放的门户——上海完成编 队,直指日本江户湾的浦贺港。与鸦片战争不同的是 ,美国舰队没有开炮,因为这个弹丸小国,实在是经 不起一打,他给日本幕府的国书傲慢地说:“你们可 以选择战争,但胜利无疑属于美国。”他甚至送给幕 府一面白旗,告诫他们,一旦爆发战争,他们要学会 投降,简直是羞辱到家了。只是吓唬了一下,孝明天 皇就天颜尽失,一筹莫展了,江户城也乱成一团,“ 城外大小寺院内钟声齐鸣,妇孺凄厉地哭喊,有钱人 准备逃往乡间,更多的人拥进神社,击掌祷告神灵, 乞求‘神风’再起,摧毁‘黑船’”。“落后就要挨 打”,终于,这个积贫积弱的岛国在西方列强的逼迫 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三月的江户湾,在夜里,水寒彻骨。舢板上这两 个浑身颤抖的日本人,一个名叫吉田松阴,另一个叫 金子重辅,都是长州藩的藩士。透过密集的风声,军 舰上的水兵还是听到了他们的呼喊,把他们拉上船。 接着,他们提出了他们的请求,让船上的美国人都觉 得不可思议——他们希望跟着这条船去美国。 即使今天,我们仍然很难想象他们当时的冲动。 像吉田松阴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或许只能产生在大 变革时代的日本。遍寻中国历史,也找不出一个这样 的人。他后来被奉为日本“思想解放”的先驱,只是 这种“先驱”行动,是从狗刨开始的。在当时的日本 ,偷渡属于重罪,但是对西洋的渴望已经让吉田松阴 和金子重辅奋不顾身了。或许在他们看来,美国人的 强悍,反衬出日本人的虚弱和猥琐,他们对敌人生出 敬畏之心,也对遥远的美利坚生出无尽的想象。吉田 松阴是最早意识到西方文化优越的日本人之一,没有 人把他视为“日奸”,他后来被捕,是因为“偷渡” 。当时美国已经与日本签订了《日美亲和条约》,在 佩里的天平上,美国在日本的利益无疑是重的,与此 相比,这两个小毛孩轻如鸿毛。他几乎不加思索就决 定把他们打发回岸上,但承诺替他们保守秘密。但他 没想到这两个孩子很诚实,一到岸上,他们就到奉行 所自首去了。自首的结果很严重,吉田松阴和金子重 辅被逮捕,许多人受到牵连,其中包括他的老师佐久 间象山。 五 其实,早在弘化元年(公元1844年),荷兰国王 就给幕府将军写了一封信,教育他们这个世界已经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自从蒸汽轮船发明以后,距离的远 近已经没有区别,日本要想不重顽固的清朝官僚一样 ,坚守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信条,把荷兰国王的好心 当成了驴肝肺。两年后,美国提督比德尔奉总统命令 率军舰来到浦贺,交涉通商事宜,又遭到幕府的断然 拒绝,灰头土脸地回去了。软的不行,逼着美国玩硬 的,这才有了1853年四艘“黑船”的兵临城下。 那时的日本,已经闭关锁国了两百年,孤芳自赏 ,无知无畏,把西洋人一律当成洪水猛兽。丰臣秀吉 于天正十五年(公元1587年)在九州征战时,就发布 了《驱逐耶稣会士令》,宣称“日本是神国,不许接 收从西方传来之天主教邪法”;“在日本传布西方天 主教,破坏日本国旧有佛法,决不允许他们住在日本 ,必须自今日起,在本月二十日以内离开日本归国” ;“自今以后,日本国商人及信佛教之人,都不许同 西方天主教国家贸易往来”。 至于日本在19世纪上半叶(天保年间,即公元 1830—1843年)的海防状况,《剑桥日本史》中有这 样的描述:“沿海的几处据点只有几门陈旧的大炮( 其中许多已经几十年未用),稀稀落落地分布着几座 摇摇欲坠的瞭望塔……实际上,日本的舰船、大炮和 轻武器也都与两百年前的一般无二。他们仍然可以宣 称国家的防御富有成效,乃至在一些礼仪的场合举行 貌似可信的军事展示,但是他们无法轻易地使自己转 化成为一支有效率的战斗力量。”P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