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契诃夫

谈契诃夫
作者: 巴金|责编:怀志霄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19.90
折扣购买: 谈契诃夫
ISBN: 978754744232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谈契诃夫 ——纪念契诃夫诞生九十五周年 关于契诃夫,一年来我们已经说了不少的话,可是 我觉得要了解契诃夫,最好多读他的作品。他的朋友丹 青柯说得很对:“只要读者专心读他的作品,就会爱上 他的。” 有人说契诃夫的著作难懂,美国的戏院老板说契诃 夫的戏没有“票房价值”,资产阶级的批评家诬蔑他为 “阴郁的诗人”。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了解生活、忠 实于生活的人就会了解契诃夫,爱契诃夫。他的作品不 但不难懂,而且写得入情入理、明明白白;他的作品不 论是小说或剧本,里面都充满着爱和恨。在他的每一篇 作品中我们都可以接触到作者的仁爱的心。 在生活中和在作品中一样,契诃夫一直是一个爱憎 分明的人。他恨丑恶的、庸俗的、腐朽的东西,他不断 地抨击和无情地鞭挞它们。他爱美好的、新生的东西, 他同情、鼓励、援助它们。他待人亲切、谦虚,但是他 严正、不妥协。左拉维护正义替犹太军官德列非斯辩护 的行动得到他的支持(一八九八年)。他和柯洛连科联 名声明放弃科学院荣誉院士的称号,来抗议科学院因沙 皇干涉撤销高尔基当选荣誉院士的决定(一九二年)。 在作品中,随便举几个例: 他鞭挞骗人的偶像谢列勃 里雅可夫教授,鞭挞蛮横骄傲、欺压人民的普里希别叶 夫中士,他鞭挞“装在套子里的人”、保守的教员别里 科夫。靠剥削人生活的教授卖房子的计划没有能实现; 喜欢干涉别人生活的中士“明白这个世界已经变了”; “把学校控制了十五年”的教员终于让人推下楼梯,生 了病死了。这些人我们过去在中国社会里也常常见到, 因此我们更容易了解契诃夫的憎恶。读了描写疯人院生 活的小说《六号病房》,我没法制止我的颤栗。青年时 代的列宁在一封信里说出他的读后感:“可怕极了。… …我觉得好像自己也关在‘六号病房’里面了。”主持 疯人院二十年的医生拉庚关着门看书喝酒的时候,别人 并不惊扰他,可是等到他认识了真理,看清楚他四周的 真实情形以后,别人却把他当成疯人,关进了“六号病 房”。后来他和一个病房同伴起来反抗不合理的待遇, 挨了痛打,中风死了。这篇小说是契诃夫从库页岛旅行 回来以后写成的。它不仅写出契诃夫对流刑犯和苦役犯 生活的体验,它主要地暴露了十九世纪末期帝俄专制的 “警察国家”的黑暗。它告诉读者: 沙皇统治的俄罗 斯是一个大监狱,他借一个人物的嘴说:“我们给关在 铁窗里,受折磨,被虐待,”这样来激发人们的斗争心 。 资产阶级的批评家常常强调契诃夫的“不问政治” 的倾向,这是不对的。他的作品中没有一篇不跟政治有 关,没有一篇跟当时的社会生活脱节。契诃夫只活了四 十四岁,在他的二十五年的写作生活中他一共留下了五 个多幕剧、几个独幕剧和两百多篇中、短篇小说。有一 个社会学研究者曾经写过一本叫做《契诃夫和他的俄国 》的书,因为契诃夫在他的作品中忠实地反映了二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