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重器的诗意文化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天问”火星探测器: 追问世间奥妙的千年之叹 2020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消息:中 国行星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 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同年7月23日12时41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 载火箭长征五号托举着“天问一号”探测器向天 空发射,奔向火星。[ 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中国“天问”, 从文昌迈向更远深空》,2020-07-23, https://baijiahao.baidu.com/s? id=1673009599159329809&wfr=spider& for=pc. ] 2021年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顺 利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这是中国人探索宇宙 的关键一步,官方对这次探测活动给予了很高的 评价:“‘天问一号’任务突破了第二宇宙速度 发射、行星际飞行及测控通信、地外行星软着陆 等关键技术,实现了我国首次地外行星着陆,是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又一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 。”要完成这一目标难度很大,要面对很多严酷 的自然条件的考验:“火星探测风险高、难度大 ,探测任务面临行星际空间环境、火星稀薄大气 、火面地形地貌等挑战,同时受远距离、长时延 的影响,着陆阶段存在环境不确定、着陆程序复 杂、地面无法干预等难点。”[ 央视网:《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 2021-05-15, http://news.cctv.com/2021/05/15/ARTIipBz UlA8ljsYJvpVPAdC210515.shtml. ] 2021年11月8日,“天问一号”传来好消息 。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发布消息:“ ‘天问一号’环绕器成功实施第五次近火制动, 准确进入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火星全球遥感探测 。”《人民日报》记录下了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 :“截至目前,环绕器在轨运行473天,地火距 离3.84亿千米,光行时21分20秒;火星车在火 星表面工作174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253米,两 器状态良好,各系统工况正常。”[ 《人民日报》客户端:《天问一号环绕器 进入遥感使命轨道》,2021-11-08, 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35514 0/6244044. ] 很多人都对“天问”这个名字很感兴趣, 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据介绍:“该名称源于屈 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