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逻辑(快速规避看似正确的常识错误)(精)

简明逻辑(快速规避看似正确的常识错误)(精)
作者: 梁光耀
出版社: 四川人民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26.50
折扣购买: 简明逻辑(快速规避看似正确的常识错误)(精)
ISBN: 9787220115318

作者简介

梁光耀,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附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包括逻辑学、思考方法学、中国哲学。著有《思考学堂》《思考方法浅论》《思考方法?艺术评论》等。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思考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思考方法 从未接触过思考方法这门学科的人,可能会怀疑:“思考也需要特别的学习和训练吗?我能够提出疑问,不就反映出我正在思考吗?” 没错,每一个正常人都有思考的能力,但是懂得如何思考的人并不多。要提升思考能力,就必须掌握正确的思考原则。思考方法正是一门探讨正确思考原则的学问。 要了解思考方法是一门怎样的学问,我们可从分析思考和方法这两个概念开始。 什么是思考?一般来说,我们会将计算、分析、推论称为思考,但不会将做梦或胡思乱想叫作思考。前后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在于思考时是否需要注意程序和方法。以计算为例,我们需要有方法和程序,才能计算出答案,但做梦或胡思乱想并不需要方法,也没有一定的程序要去遵守。 方法这个概念有两个含义:目的性和普遍性。目的性是指我们总想透过某种方法来达到某个目的,例如:我们游泳时为了达到更快、更安全的目的,便会学习#种游泳方法,而不是自己胡乱游一通;普遍性是指在众人都能正确运用方法的情况下,该方法的有效性不会因人而异。假设我和别人同样正确使用了某种方法,但我能够达到某些预期效果,别人却不能,那么这套方法就不具备普遍性,或普遍性不高。 我们可以将思考和方法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了解思考方法是一门怎样的学问,这样我们便能做出更清晰、更严谨、更合理的批判思考,进行创意思考时也能灵活多样、举一反三。不过,以普遍性来看,创意思考是远低于批判思考的,本章第四节会加以讨论。 第二节 思考方法的架构 思考方法学,简称思方学。到目前为止,我认为香港哲学家李天命所建立的思方学架构比较完善,因此本书也采用了李天命的框架来讲解思方学。 广义的思考方法包括批判思考和创意思考两部分,而狭义的思考方法则仅指批判思考,其中包括四种主要方法,分别是语理分析、逻辑方法、科学方法和谬误剖析。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这四种方法的功能: 语理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弄明白言论或问题的意思。 逻辑方法涉及演绎法的运用,用来考证推论是否正确。 科学方法涉及归纳法,提供了一套论证的程序,以获取有关经验世界的知识。 谬误剖析则把不正确的思考方式加以归类和分析。 一般讲述思考方法或逻辑的书籍都会讲解逻辑方法、科学方法和谬误剖析,但没有语理分析这部分。 其实,这些书也会提及语言和思考的关系,例如:歧义和含混是如何妨碍人们进行清晰思考的?但没有将语理分析独立成章。李天命对思方学的最大贡献就是把语理分析定位为思方学的起点,即思考方法中最基本的部分,并发展出实用的语害批判架构。 正如李天命所言,语理分析其实是分析哲学①所用的思想利器,他不过是将语理分析重新定义为思考方法的起点。② 能够将语理分析这种思想利器从学院的象牙塔中拿出来,建构出思考方法的基本环节,李天命堪称第一人。 其实,很多无谓的争论都是由于没有先弄清楚言辞的意思所致,不少思想的困惑也是由此产生的,加上语意上的偷、蒙、拐、骗四处横行,实在需要一门针对语意弊病的学问,这就是以语理分析为首位的思方学。 李天命对思方学的另一贡献是对谬误做了整理,提出了恰当的定义,并给了谬误一个非常实用的分类架构——四不架构。 有些人以为思考方法是教授记忆速成法,与人适当沟通等实用技巧,这其实是他们的误解,他们应该向心理学寻求满足的法门。 当然,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也要遵守思考方法的基本原则,例如:内容要清楚,推论要正确,不存在谬误等。 顺带一提,思考方法主要用于讨论场合,以分辨是非对错,我们不需要在任何场合都严守思考方法 一本让你感觉“从来没这么清醒过”的逻辑入门书,阅读90分钟,即可重塑思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