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无障碍阅读版)(精)/语文](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30/09/20231130095004363.jpg)
出版社: 吉林教育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6.40
折扣购买: 三十六计(无障碍阅读版)(精)/语文
ISBN: 9787555327653
第一套胜战计 一、贺若弼瞒天过海败霸先 589年,隋朝将大举攻打陈国。这陈国乃是557年 陈霸先称帝新建,定国号为陈,建都城于建康,也就 是今天的南京。 战前,隋朝将领贺若弼因奉命统领江防,经常组 织沿江守备部队调防。每次调防都命令部队于历阳( 今安徽和县)集中。还特令三军集中时,必须在江岸 大张旗鼓,遍支营帐,张扬声势,以迷惑陈国。果真 ,陈国难辨虚实,起初以为大兵将至,尽发国中士卒 兵马,准备迎敌而战。可是不久,又发现是隋军守备 人马调防,并非出击,陈国便撤回集结的迎战部队。 如此三番五次,隋军调防频繁,蛛丝马迹一点不露, 陈国也竟然习以为常,戒备松懈。直到隋将贺若弼大 军渡江而来,陈国居然未有觉察。隋军如同天兵压顶 。令陈兵猝不及防,隋军遂一举拔取陈国的南徐州( 今江苏省镇江市)。 二、吕蒙白衣渡江瞒天过海 吴将吕蒙点兵三万,选快船八十余只,择其会水 者扮作商人。身穿白衣,在船上摇橹,而把精兵伏于 船中。他一面派遣使者致书曹操,使其进兵以袭云长 之后;一面先传报陆逊,然后发白衣人驾快船前往浔 阳江,昼夜兼行,直抵北岸。江边蜀军的烽火台守军 盘问时,吴人答日:“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 到此一避。”随即将财物送与蜀军守台军士。蜀军军 士信以为真,遂任其停泊江边。约至二更,暗号一声 ,吴军精兵齐出,将烽火台上的蜀军官兵缚倒,八十 余船精兵俱起,将紧要处的守台蜀军全部捉入船中。 吕蒙白衣渡江,一举击破关羽的烽火台警报系统 ,长驱直入,占领了荆州。此计实际上是陆逊给吕蒙 出的主意。当初,关羽北上进攻樊城,最担心的就是 孙权派人抄了他的后路。因此,关羽仿照烽火台旧制 ,沿江列布了烽火台,一旦发现东吴军队,即点燃烽 火,示警云长。得到警报,即可迅速回兵。 陆逊给吕蒙出的主意就是麻痹关羽,首先让吕蒙 装病不出,使关羽觉得最大的对头已经重病缠身,不 会对荆州有所动作;其次,吴蜀之间来往客商通常皆 着白衣,便采取白衣渡江的方式迷惑蜀军。看守烽火 台的蜀兵已经司空见惯了,而且蜀兵还经常接受运物 商人的贿赂。因此,虽然有大批白衣人过江,也丝毫 没有引起蜀兵的警觉。陆逊恰到好处地运用了“瞒天 过海”之计,一举夺得荆州,一向傲慢无礼的关羽因 此落得个败走麦城的下场。 三、齐姜借酒遣夫 春秋时期,晋献公年纪大了,特别宠爱妃子骊姬 。为了让骊姬的儿子做太子,原先的太子申生被逼死 了。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重耳和夷吾感到很危险, 分别逃到别的国家去避难。 晋献公死后,国家发生了内乱,夷吾及时回国夺 得了王位。夷吾当权后,认为重耳对自己有威胁,就 想把他杀掉。重耳不得不到处流浪。他先逃到狄国, 在那里住了十二年。后来发现经常有人跟踪他.就逃 到了卫国。卫国国君觉得他是一个落难的公子,没有 多大价值,不肯收留他。重耳没有办法,又跑到了齐 国。齐国当时的国君是齐桓公,对重耳很同情,赏赐 了很多金银珠宝和宝马良屋。还把王族的女儿齐姜许 配给他。重耳终于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经过十几年的漂泊之后,重耳对这种生活特别留 恋、珍惜。他失去了先前要回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整天吃喝玩乐,下棋打猎,沉浸在安逸享乐中。 当初和重耳一起逃难的几个大臣都很有才干,他 们铁了心跟重耳到处奔波,就是想辅助重耳回国建功 立业。现在看见重耳这样没有志气,他们聚集到一片 桑树林里,秘密商议劝重耳回国的办法。其中一个叫 狐偃的大臣说:“公子愿不愿意回晋国.是他自己的 事。但是,他能不能留在齐国,则是我们的事。” 其他的人忙问:“此话怎么讲?”狐偃不慌不忙 地说:“公子不是喜欢打猎吗?明天如果天气晴朗, 我们邀请他去打猎。等一到郊外,我们就劫持公子回 国。”大家都认为这是个好主意。 想不到这番话被正在采桑叶的齐姜的侍女听到了 ,她就赶紧跑回去告诉了齐姜。齐姜是个很贤惠的妻 子,她也觉得重耳现在这样躲在家里混日子不可能有 出息,因此听到重耳的手下有这个想法暗自高兴。于 是她就劝重耳回国,但是重耳说什么也不愿意。 第二天果然天气晴朗,狐偃等几个大臣来邀重耳 打猎。重耳一听说他们来了,就很不耐烦,借口自己 身体不好不能去打猎。 齐姜见重耳这样,知道他还是不想回去。她想, 该轮到自己行动了。于是她将狐偃等人请到一间密室 ,对他们说:“今天晚上,我让他喝醉酒,然后你们 连夜用车子将他运出去,好不好?”狐偃一听非常高 兴,就让其他的人回去打点好行装,在郊外等候。他 和另一个人带着车子隐藏在宫门外,就等齐姜的消息 。 当晚,齐姜准备好酒宴,请重耳喝酒,对他说: “说实话,我也不愿你走。今天这顿酒,如果你要走 ,就算为你饯行;如果你不走,就算庆贺我们白头到 老,永不分离!”齐姜的话正中重耳的心愿,他听得 非常顺耳,所以酒喝得特别主动。于是齐姜频频向他 敬酒,不一会儿重耳就喝得烂醉如泥了。齐姜见重耳 醉了,赶紧通知狐偃等人,用被褥将重耳盖好,然后 将他抬上车,驾车向郊外奔去。 几年后重耳终于回到了晋国,老百姓都非常拥戴 他。他不负众望。励精图治,不但使晋国强盛,而且 自己也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四、秦穆公瞒天过海赎贤臣 公元前659年,秦穆公得到王位后,从政治、经 济到文化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整顿,使秦国很快成为春 秋时期的霸主之一。同时,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回虞 国亡臣百里奚,并任为相国,此举也成为千古美谈。 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国灭掉虞国之后,百里 奚成了晋国的俘虏。此前,百里奚曾力谏虞君应看透 晋国的亡虞阴谋。被俘后,他当然不愿为晋国服务。 对于这样一个人,晋献公无奈,只得把他作为自己女 儿的陪嫁奴仆,送往秦国。在赴秦的路上,百里奚乘 人不备,偷偷地逃往楚国宛县。结果,楚人把他当作 别国诸侯派来的奸细抓了起来,后来看他上了岁数, 又挺老实.便让他去放牛、牧马。 秦穆公娶来晋献公的女儿后,在翻看陪嫁奴仆的 名单时,发现少了一个叫百里奚的人,于是便问了起 来。经别人介绍,秦穆公才了解到百里奚是个很有才 能的谋士,只可惜虞君昏庸,英雄无用武之地,才落 到今天这个地步。秦穆公十分惋惜,立即派人四下打 听百里奚的下落,当得知百里奚此刻正在楚国放马时 ,便想用重金去楚国把百里奚赎回来。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