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杰出的天文学家)/四川历史名人图画故事书/四川历史名人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西方有“圣诞老人”,中国有“春节老人”。 每年春节,在有着“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美称的四川 阆中古城的街巷里,常常有身着红色吉庆古装、手持法杖 、面容慈祥的白发白须老人,忙着给人们发红包,恭祝新 年快乐、平安吉祥。他们就是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的 乡亲。 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四千余年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农历纪年,每年第一个月叫元月( 或正月)。夏朝以孟春为正月,商朝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可见那时,元月是岁 首,春节是迎春。迎新年与迎春天,两者时间不一定相同 。真正把“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统一起来并沿用至 今的人是落下闳。 落下闳(前156一前87),复姓落下,名闳,字长公, 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落下闳是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 ,汉武帝时任待诏太史。落下闳完善了古代天文学说浑天 说,奠定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宇宙结构理论基础。他在家乡 阆中蟠龙山建立了我国最早的民间观星台,改制了观测仪 器浑仪,后来的天文历法家如贾违、张衡、祖冲之等人所 造的天文仪器,都是在落下闳浑仪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 展的。他编制的《太初历》,又称《八十一分律历》,是 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次历法大变革。他在天文学上的贡 献,承前启后,对于推动中国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作用。 汉武帝元封年间,历法因多年未修而非常混乱,与天 象严重不合,影响农业生产。汉武帝下旨编制新历,除依 靠以司马迁为首的官方天文学家,还广泛征召民间天文学 家进京。在同乡谯隆的推荐下,落下闳应征入京,与邓平 、唐都等人编制了一部历法,他担任主要的运算工作。经 比较、鉴定,汉武帝认为落下闳等制定的历法优于另外十 七部历法,于是在公元前104年颁行,并于当年改元“太初 ”,这部历法因此就叫《太初历》。 《太初历》采取了较为先进的计算方法,因此一直被 历朝历代沿用,其间只作过几次小的修改。它是中国第一 部有完整文字记载的历法,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 。 《太初历》首次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以与春种、 夏忙、秋收、冬闲的农耕节奏合拍。同时,《太初历》还 制定了确定闰年的方法,确立了以“雨水”这个节气所在 的月份为正月,“以孟春正月为岁首”的历法制度。“孟 春”是春季的第一个月,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称 为“元旦”。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常常出现在春节前 后。从此,中国人迎接新年与迎接春天才算真正结合在一 起了。 由于落下闳是在历法上确定春节日子的天文学家,老 百姓便亲切地称他为“春节老人”。 2004年9月16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将一颗国际 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命名为“落下闳星”。从此,落 下闳这位中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的名字,就像太空中的 星星一样,永远闪耀,熠熠生辉。P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