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一三七辑](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5/03/20221015032919359.jpg)
出版社: 山东画报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50
折扣购买: 《老照片》第一三七辑
ISBN: 9787547438589
冯克力(主编),二十几年里致力于老照片的编辑、研究,著有《感言老照片》《当历史可以观看》等。
从“写真班”到“照相连” 冯克力 摄影术发明之初,照相机虽身大体重,携带不便,成像速度也不佳,但很快便被施用于战地的影像采集,并催生了“战地记者”这一职业。比如为业界所熟悉的费利斯·比托,这位被称为战地摄影先驱的英国摄影家,早在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就应英军之邀,随军北上,沿途留下了一大批包括战争场景与各地景观在内的影像纪录。其中流布最广的战地照片,是他所拍摄的被英军攻占后的天津大沽炮台,成为晚清王朝腐败屈辱的写照,被收入了各种版本的历史图集与教科书中。 需要说明的是,比托当年并非是军中的专职摄影师或记者,而是被临时征召而来,战争一结束他就离开军队,继续打理他的“照相”生意去了。军中配备专职摄影记者,还是后来的事情。 本辑刊出的《日俄战争的稀见影像》,包括即将由本社出版的《日俄战争——日本与欧美记者东亚争霸之写真》里面的所有照片,则皆为专职的随军记者所拍摄,其中的主体照片更是日军大本营写真班的职务所为。从1860年费利斯·比托的单枪匹马到1904年的“写真班”,足以见出“战地摄影”的演变与发展。 更有甚者,又过了差不多四十年,在二战的中缅印战场上,美军仅在一个作战方向上即配备了一个专职的“照相连”(见本辑《活跃于中缅印战区的照相连》),留下了数万张的战场纪录。不难想象,在摄影已然数字化的今天,假如再有战事发生,参战的乃至被裹挟于征战之中的,将人人都有机会成为战地的“摄影记者”了…… 当然,这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巧合的是,本辑刊出的这两组与战地摄影有关的图文,都与历史上的日本有关。前之“写真班”再现了日本处于军国主义鼎盛时期对外扩张的“丰功伟烈”,后之“照相连”定格的则是其军国主义迷梦的破灭。 这,恐怕不仅仅是一种巧合,也是自古以来那些穷兵黩武、奉行军国主义国家的必然下场吧! 定格历史,收藏记忆,开创读图时代,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和发展